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74 类型:高考模拟
物质 |
C(s) |
CO(g) |
H2(g) |
燃烧热 | -393.5 | -283 | -286 |
已知:
写出 与
生成
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据图可知,该反应为(填“放热”“吸热”)反应;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最大的基元反应方程式为。
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称为各物质的反应级数,反应级数越大,表示该物质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越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及反应级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为提高反应速率,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再高反应速率大幅度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i.
ii.
①升高温度, 的含量增大的原因是。
②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初始压强为
,在
发生反应,反应达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50%,容器体积减小25%,则反应i的压强平衡常数
(结果保留1位小数)。
已知:①偏钒酸铵 微溶于水;煅烧所得
中含少量
,
。
② ;
、草酸
等还原剂均可以将
的酸性溶液还原,形成蓝色的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 ”表示“
”
②麦克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可用下面的通式表示:
代表
等吸电子基团;
代表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醛、酮、丙二酸酯等。
③
回答下列问题:
i.分子中存在由6个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
ii.1mol该物质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L(标准状况)H2;
ⅲ.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ⅳ.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1。
已知:① 不溶于
和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 、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在高于170℃时易分解,
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 , 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②打开K2 , 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