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642 类型:中考真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轮胎的爆炸 B . 冰雪融化 C . 葡萄酿成酒  D . 萝卜切成丝
  •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3.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 B . 液态氧    C . 氯酸钾 D . 加铁酱油
  • 4. 今年6月起,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下列图表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 B . C . D .
  • 5.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晾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 . 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D .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 6. 下列物品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纯棉布袋 B . 铝制易拉罐 C . 塑料矿泉水瓶 D . 纸质蛋糕盒
  •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粉末固体   B . 燃着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C . 倾倒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 8. 下列做法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 随地焚烧垃圾 B . 多植树造林 C . 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D . 随地吐痰
  • 9.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 . 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 . 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 ”分子与“ ”分子的个数比为4:3
  • 10. “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Fe2SiO4中铁元素显+2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6 B . +4   C . +2 D . 0
  • 1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醋酸 B . 花生油  C . 蔗糖 D . 食盐
  • 12.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石灰水 D . 酒精
  • 13. 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 . 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CO会形成酸雨
  • 14.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方法是(  )


    A . 吸附 B . 过滤 C . 蒸馏 D . 消毒
  • 15. 下列有关冶炼金属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
    A . 4CO+Fe3O4=3Fe+4CO2 B . C+CuO Cu+CO2 C . 3CO+Fe2O3 2Fe+3CO2 D . 3C+Fe2O3 2Fe+CO2
  • 16.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酸碱度 C . 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证明蜡烛燃烧一定产生可燃性气体
  • 17.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 . 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 .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18.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是NaOH溶液,我的家人和谐共处,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以下溶液中能进我家门的一组是(  )


    A . KNO3、Na2SO4、HCl、KCl B . KNO3、NaCl、NH4Cl、Na2SO4 C . KOH、BaCl2、KCl、NaNO3 D . K2CO3、K2SO4、CaCl2、NaNO3
  • 19.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B .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 C .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20. 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OH   酚酞   Na2CO3   KCl B . KCl   Ca(OH)2  HCl   NaNO3 C . FeCl3   NaOH   MgSO4    KNO3 D . KOH   稀H2SO4   KCl   酚酞

二、考考你的知识和技能

  • 2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氧元素
    (2) 3个氢分子
    (3) 2个镁离子
    (4) 沼气的主要成分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灰浆 ②煤 ③金刚石 ④稀盐酸 ⑤小苏打

    (1) 可作燃料的是
    (2) 玻璃刀头上镶的物质是
    (3)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 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5) 可保护树木、防止虫害,涂刷在树干上的物质是
  • 2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

    (1)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填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写出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4. 又到六月荔枝成熟的季节,九年级的几个同学结伴到彬彬家去摘荔枝和进行野炊活动.
    (1) 小美吃了一颗荔枝,赞不绝口:“真甜!”荔枝“甜”,是因为荔枝中富含(填基本营养素名称).
    (2) 东东上网查阅了有关荔枝中营养成分的信息(如图),其中“铁、硒”是人体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 灵灵被蚊虫叮咬了,又痛又痒,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她应该涂抹的是(填“食酸”或“牙膏”).
    (4) 小美利用检验处彬彬家的井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5)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来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填“乳化”或“溶解”)主要.
    (6) 他们还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A . CO(NH22 B . KCl C . Ca3(PO42 D . KNO3
  • 25. 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

    (2) 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3) 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4) 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三、测测你的判断与表达能力

  • 26.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填“大”或“小”).
    (2) 自行车构件中的支架是铁制品,为防止它锈蚀,在其表面刷漆,其防锈原理是
    (3) 某废旧站回收的混合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少量的镍(Ni),经过初步处理成粉末后,随意将三种金属编号成X、Y、Z,进行如下回收流程:

    ①操作a的名称是

    ②铜、金、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③写出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F的化学式是
    (2) 物质I俗称
    (3) 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 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

四、进行你的实验与探究之旅

  • 2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取(填字母序号).
    (3) 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你认为应考虑的因素有
    (5) 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用装置E和F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的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入.
  • 29. 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1)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2)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记录和解释】

    ①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②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生产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4)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有白色沉淀产生.

    (5)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指示剂除外).
    (6)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7) 【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写化学式).

五、试试你的思维与运算能力

  • 30. 有一包只含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技术员小颖取19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出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已知,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求:

    (1) 图中AB段表示第步反应;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是 g.
    (2) 所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是多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