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76 类型:月考试卷
(践行宪法之治)
党的19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说“中国之治”本质上是“制度之治”,其核心则是“宪法之治”。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就是要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让宪法信仰植根人心,让宪法精神薪火相传。
项目 |
内容 |
国家性质 |
① |
根本制度 |
② |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③ |
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
④ |
人权的实质和目标 |
⑤ |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⑥ |
小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小刚: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做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在四天时间里三次谈疫情防控,1月25日正月初一,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他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月27日正月初三,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月28日正月初四,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他强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严惩造谣行为)
1月26日,内蒙古通辽市的满某发布造谣视频,称新冠肺炎,使美国向中国使用病毒基因武器造成的,最终满某被行政拘留十日,罚款500元。
(问责失职人员)
1月29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督察组赶赴黄冈市进行督查核查,面对询问的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志红,黄冈市疾控中心主任陈明星对收治患者人数床位、数量、检测能力等一问三不知,引发舆论关注。1月30日,黄冈市委研究同意,免去唐志红同志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
(了解“两会”概况)
材料一:2020年5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特殊时期召开的中国两会备受世界瞩目。
(助力经济发展)
材料二: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推动教育发展)材料三: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关注民法典)
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进行了审议。审议后的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于2020年1月26日前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其中人格权编草案将“私人生活安宁”定义为隐私权的重要内涵。“安宁权”被纳入民法典,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在互联网时代,私人生活的边界不断拓宽,除了线下的现实生活,更涵盖线上的虚拟社区。反过来说,私人疆域越来越宽,也意味着安宁被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尤其在网络空间中,私信评论里的垃圾广告、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伴随着个人信息的泄露;垃圾短信难以退订、骚扰电话频频响起,无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法律对此做出规定,正是对不良现象给出的有力回应。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普及人脸识别、AI等新场景也引发了新的讨论。未来,“安宁权”的适用场景还将进一步扩大。世上或许不存在绝对的安宁,但我们可以期待,法律不断织密私人空间的防护网,线上线下的多重生活环境将更加安全、宁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