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期中考试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
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东南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朝 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请回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材料三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文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