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末考试
材料一 重商主义政策在16.17世纪的英国得以大力推行,主要是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加强,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使重商主义最初表现出强烈的重金倾向。随着重商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重商主义者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同样是使国家致富的有效捷径。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的英国正处于这一转变的过渡阶段,伊丽莎白一世对外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海外贸易,对内则实行保护性措施。伊丽莎白一世政府,承受着欧洲各国争霸的巨大压力,努力寻求新体系的构建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治国方略。
——摘编 自宫艳丽《论重商主义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
材料二 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时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
——摘编 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
材料
时间 |
大事记 |
1872年 |
清延批准李鸿章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
1875年 |
率先开办保险业;率先架设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
1876年 |
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
1882年 |
投资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开平矿务局 |
1929- 1949年 |
脱离交通部改隶国民政府 |
1979年 |
在深圳创办蛇口工业区,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管”。 |
1987年 |
创办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 |
1988年 |
创办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中国平安保险 |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招直局历史》
从材料中选取三个史实构成一个具体主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一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并确立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重要观点。
——摘编自谢莲碧《简述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政策演变
时间段 |
主要特征 |
1978-1984 |
粮食购销政策不变,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计划调控方式初步转变。 |
1985-1990 |
废除粮食统购制度,建立价格双轨制,扩大市场对生产的调节。 |
1991-1993 |
通过购销同价和保量放价政策,废除粮食统销制度,力图发挥市场作用。 |
1994-1997 |
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发挥稳定器作用,同时调节农民收入。 |
1998-2003 |
在供求改善的前提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
2004年以来 |
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 |
——摘编自周庆元《建国以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