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煤的燃烧 B . 纺纱织布 C . 矿石粉碎 D . 铁水铸锅
  • 2.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 稀有气体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氧气
  •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B . C . D .
  •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倡议的是(   )
    A . 开发新能源汽车    B .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自带购物篮购物    D . 使用一次性木筷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 闻气体气味 C . 称量NaCl的质量 D . 滴加液体
  • 6.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 .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 . 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 7.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8.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 .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 .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10.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 11. 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
    A . 屠呦呦   B . 张青莲   C . 侯德榜   D . 居里夫人
  • 12. 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水、  空气   B . 氮气 、 氧气 C . 矿泉水 、 冰水混合体   D . 高锰酸钾 、 过氧化氢
  • 13. 下列变化与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夏天食物变馊 B . 节日燃放烟花 C . 动物呼吸 D . 农家肥腐熟
  • 14. 某学生用天平称取9.6g氯化钠,他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则他接下来的操作应为(   )
    A . 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B . 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C . 减少左盘内的氯化钠 D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15. 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碘盐中的含碘量为每千克25毫克。这里的“碘”是指(   )
    A . 碘原子   B . 碘分子   C . 碘元素   D . 碘单质
  • 16. 比较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正确的是 (   )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17. 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 . N   B . O   C . 2H   D . Cu
  • 18.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9.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 20. 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 . ①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MnO2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 . ②中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 . ③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剩余的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的变化情况 D . ④中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

    ②2个氮原子

    ③2个水分子

    ④钠离子

    ⑤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⑦汞的构成粒子是

    (2) 写出“4Mg2+”周围数字的含义,“4”的含义:; “ 2”的含义
  • 22. 请从氩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等5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目空白处:
    (1)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2) 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
    (3) 可用于节假日的霓虹灯的是
    (4)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气体是
    (5) 可制氮肥的是
  • 23.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 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2)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 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
    (5) 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24.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氯元素的质子数为;钠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
    (3) 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 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
    (5) ①和②反应形成的物质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三、推断题

  • 25. 将暗紫色固体A加热,可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粉末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将黑色粉末C和一种白色固体D混合加热,也能产生气体B。若把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 写出名称:A D
    (2) 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3) 写出铁丝在B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
    (4) E→F的表达式是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实验题

  • 26.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b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填标号),反应的表达式 ,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反应的表达式是,若用B来制取氧气,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应
    (4) 若用上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端(填a或b)通入,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端(填a或b)通入;
    (5)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

五、科学探究题

  •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下图所示)学习后,思考能否用其它可燃物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能用哪些可燃物代替红磷?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镁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以用铁丝代替

    乙同学:可以用木炭代替      

    丙同学:可以用镁条代替

    (探究与反思)

    (1) 丁同学根据自己所学化学知识,直接否定了甲同学的想法,请你说出他的理由:
    (2) 乙同学利用木炭代替红磷做了这一实验,但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值远小于实际值,若他实验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帮他分析原因:;知道原因以后,乙查阅了上述资料,在不改变可燃物木炭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了调整,准确测出了氧气含量,他的操作是
    (3) 丙同学用镁条作可燃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测出的氧气含量21%(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4) 老师提出白磷(P)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类似,可以用白磷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用上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左侧玻璃管内液面如何变化

    ②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B所用的试剂量少,节约药品;

    C在密闭容器中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

    (5) 写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符号的表达式:
    (6) 通过上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可燃物的选择要满足:

六、计算题

  • 28.              
    (1) 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了8g的氧气,则这些氧气的体积是多少L?若这些氧气来自于空气则需要空气多少L?(氧气的密度1.43g/L ,空气的密度1.29g/L)
    (2) 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它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多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