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末考试
(材料一)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止目前,我国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世”,中国“世界级”非遗总量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非物质,非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以切实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工作。为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已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科技、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非遗“入世”等形式,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还让非遗“传下去”“走得远”。
“非遗+互联网”也成为传承的新时尚。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年,有252万用户发布非遗内容。抖音平台发布了非遗文化相关话题9.1万个视频,播放量达26.3亿次,
鹅毛褥子
①冬天,大雪片子像一个长长的铺盖卷儿,把我们整个村子所有人家的房盖儿都盖上了。让我们的贫瘠在刹那间显得越发明显。
②还有几天要过年了。村里来了卖枣子的爷俩,吆喝一下午了,也没卖出几份。不是他的枣子不甜,是那个时候,每个人家都很穷。甜的食物,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含块儿冰糖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余富,吃什么枣子?
③那时候,东北的雪贼大,下一天,能埋人半个身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④我家是村头第一家。天黑了,卖枣子的敲我家的门,问我姥姥可不可以借宿一宿。来人是个大叔模样,顶着一个秃了皮的狗皮帽子,黑黑的,憨憨的。还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脸上净皴,鼻涕过河。
⑤我在屋子里,给姥姥直使眼色。没想到,姥姥居然还是给让进了屋,还给人家倒杯开水,还让那熊孩子上炕头儿上热乎热乎。姥姥问,晚上吃没吃饭。大叔羞涩扭捏的:不太饿。姥姥说:晚上下面条,我多煮上一把儿。
⑥姥姥和叔叔唠嗑,我在一旁鄙视着。
⑦晚饭姥姥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蛋,给他爷俩盛面条,盛得直冒尖儿。大叔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说自己不怎么爱吃鸡蛋。小女孩不客气,稀哩呼噜,喝得下巴壳子直漏汤。大叔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姥姥又给盛上了一碗,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
⑧晚上,姥姥安排爷俩住宿。我家左右两间房,爸妈上山干活了(山上有房子),那间房空着,几天没烧火。姥姥倔搭倔搭给那屋的炕点着了。大叔不好意思,一起出去跟着抱柴火。姥姥怕那屋子炕凉,把我上镇子里开学要用的鹅毛褥子拿给人家铺上。我很不高兴,大叔可能看出我噘嘴了,说不用,不凉。姥姥还是给人家铺上了。
⑨第二天一早,那爷俩起大早就走了,居然没和我姥姥打招呼,就偷摸地就走了。外屋地上,还给我家留了半袋子枣子。还把那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就是,我那个鹅毛褥子不见了。姥姥翻腾了整个屋子,也没找着。我噘着嘴;我说不让你留,你偏留!遭贼了不是!姥姥扒着门框子,望望外头白茫茫的火雪,念叨着,拿走就拿走吧!怪可怜人儿的!
⑩我内心发出了恶狠狠的仇恨:我家帮你们,你们却偷走了我家的鹅毛褥子!一袋子破枣子,留这里干嘛!我上去就踢了一脚。那鹅毛褥子,可是我姥姥收集了村里好几家的鹅毛做成的呀!姥姥瞅瞅我愤怒的小眼神儿,乐了:有时间,我再给你做上一床。
⑪还有一天还是两天,就过年了。那卖枣子的大叔,居然一个人推车子上门了。进屋就直跺脚:大婶子,对不住了!我家那臭孩子把你把鹅毛褥子尿湿了。我就寻思拿回去,给你重新买上一床。我给你到镇子里买了一床,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大叔站在外屋,低着脑袋,眼神躲闪。姥姥气得直跺脚:这叫什么事!后生!花那冤枉钱干啥子!大叔扔下褥子就走了,姥姥在后面撵,也没撵上:这大雪能埋人,你是怎么来的呀!不吃一口啊!
⑫夏天,我到镇子里上学了。那天,和同学去集市上溜达。瞅着那个卖枣子的小女孩儿,很眼熟。她居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企图躲开这尴尬的一幕。没成想,我走出了几十米,后面有人追着叫我:哥,给你枣子!女孩低着头,给我兜里揣上了一把枣子后,一溜烟就跑回去了。
⑬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
⑭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可是,越久却越记忆犹新,总是会忆起在那个大雪磅礴的早上,大叔费劲地推着自行车来我家,羞愧地给我家赔了一床崭新的鹅毛褥子。那么厚的雪,他是怎么来的!还有一天就过年了,他又是去哪里买到的鹅毛褥子?那个和我们不辞而别的早上,他这个当父亲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挣扎与纠结?
⑮还有,一个陌生人突然到访,姥姥居然还给人家借宿,还煮面条还给人家吃。这是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的。也许,那个年代的人,都不设防吧,比如姥姥给小女孩多煮荷包蛋,比如小女孩碰到我后能再塞给我一把枣子……
⑯虽然那是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但大家好像谁都不愿意欠着谁的。我为我多年前的怀疑所不齿。因为,活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好像没有人不善良。
读书之乐
①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享有读书之乐。
②现实中的我们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大都是因为忙;或因为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繁杂的事情上,使人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读书。然而,这怎么可以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理由呢?
③一个人说他忙得没有功夫读书,实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而偏偏我们大多数人又都很忙,好像一天把必须赶完的工作赶完之后,就已经筋疲力竭了似的。不过,我们仍可承认,一个人无论怎样忙法,一天之中,十分二十分钟的时间总还是可以抽得出来的。
④因此,为了让我们随时可以利用短短的空闲时间来看书,不妨经常把一两本打算看的书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你是一位每天上班八小时的公务员,下班之后,吃过晚饭,你总会有一点时间坐在沙发上或藤椅上休息。这时如果你的书就放在旁边茶几下面,不必起来,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你就自然愿意一面抽烟喝茶,一面看书了。或者你是一位家庭主妇,那么,你可以把你要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放在枕边。属于家庭主妇自己的时间多半是在忙完了午饭,收拾清楚,躺下来午睡一会儿的时候。你可以一面休息一面看书。虽然你也许只能看一两页,可是,日久天长之后,你的读书成绩也会大有可观。
⑤读书可以使我们将一切疲劳、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解脱。当我们平静的时候,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可以为我们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升到一个宁静专注的境界,让我们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自己的忙碌沉迷,让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⑥林语堂博士在《生活的艺术》中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而且他给你一些启示,叫你认识你自己狭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己朋友一般的快乐。
⑦如果幸而你不是个“忙人”,那么,在寂寞的雨天,在长长的下午,在无法排遣的星期假日找一本自己最能领会的书来浏览一番,真会有一种“如对故人”的快乐。
⑧尤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它能够使人风度高雅,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享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绝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
(作者:佚名。有删改)
法国文学家莫洛亚曾经说过:“从书上我们得知他人,比我们伟大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苦,而仍在奋斗。“英国作家兰姆把读书说成“是在与别人思想的神交中度过的”。
(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②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④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节选自《赵威后问齐使》)
注:①赵威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执政。②钟离:复姓。下文“叶阳”同。③不业:不使他做官以成就功业。④振:通“赈”,救济。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