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期末考试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而且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部编版)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材料四:1913年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表
项目 |
英 |
法 |
德 |
美 |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量所占位次 |
1 |
2 |
4 |
3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1.9 |
4.6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材料五:
项目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 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同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