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6 类型:期中考试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可能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假设】甲同学:CO2 H2O;乙同学:CO H2O;丙同学:CO2 CO 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相关资料】①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推测,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只有CO2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
猜想Ⅱ:只有H2O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Ⅲ:CO2和H2O都与Na2O2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只有NaOH。
验证Ⅲ:另取少量溶液先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酚酞试液,上清液显红色,从而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验证Ⅱ的结论错误,因为。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4 |
0.1 |
2 |
0.3 |
①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