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1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基础(40分)

  • 1. 读拼音,写词语。

    ài mù

    bēng tā

    jì sù

    huāng táng

    yǐn bì

    zhì liáo

    zhuī zhú

    máng lù

  • 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便宜(biàn pián)    隔(jiān jiàn)    逼(qiáng qiǎng)

    弱(xuē xiāo)    力(zhuó zháo)    直(bēn bèn)

  • 3. 根据“教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教育训诚;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民不聊    风景名    金辉煌    同心

    路不拾     心旷神    应接不    难以

  • 5. 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等各种玩意儿

  • 6. 按要求写句子。
    (1) 爷爷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2) 把下面这个画面写具体:

    大雨,倾盆而下。

  • 7.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    )激光雷达还能测量和预报大气层中含有多少极微量的有害气体。

    (    )激光测距机不用三秒钟就测出地球距月球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    )激光能瞄得准,射得远。

    (    )激光雷达本领更大,它能随时测量出目标的准确距离和方位。

    (    )利用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制成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

  • 8. 积累与运用。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2) ,穿尽红丝几万条。
    (3) 我们正当年少,不要虛度。请用一句恰当的名言来警醒自己:
    (4)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最后两句““相当于遗嘱,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5) 《枫桥夜泊》是写愁的代表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阅读(30分)

  • 9. 课内阅读。

    (一)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 分条梳理信息,写出本段表达的三个意思。(用原文语句作答)
    (2) 读文段,按要求完成下表。

    书目

    作者的感受或评价(用简要的语言来表达)

    (3) 通过对信息的梳理,作者认为什么样的章回小说才是好书?
  • 10. 课外阅读。

    童年的馒头

    1)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2)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3)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騰腾的大馒头。

    4)回家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的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

    5)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6)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 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7)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8)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

    9)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10)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11)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 本文围绕“馒头”写了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 (1)自然段中,你从哪里看出“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至少写出三点。
    (3) (4)自然段“故伎重演”在段落里具体指:,我体会到
    (4) (10)自然段中,“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我”为什么哭,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5) “我”把馒头都吃了,娘却对二丫娘说“全带回来了”。你怎么看待娘的做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资料回答。(提示:娘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资料一

    工分:就是大集体时期生产队会计记录社员每天上工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大集体时,一家少则三四口,多则七八口甚至十来口人,靠的就是在生产队挣的这点工分养家糊口。孩子上学、穿衣购物、油盐酱醋等一应开支均包含其中。绝大部分的家庭老人小孩多,靠生产队分的那点口粮根本不能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资料二

    八九岁的孩子步行五里路一般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是乡村,山路崎岖的话,时间会更长些。

三、作文。

  • 11. 习作

    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物想介绍给我们吗?你打算介绍什么,你想清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吗?如果别人读后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成功啦!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②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③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习作自评:写完后,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评星。

    1)我写清楚了事物的主要特点。☆☆☆☆

    2)我试着用上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3)我分段介绍了事物的不同方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