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屠自后断其股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捕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①;②;
③;④。
爱吃野菜的庄老师
余显斌
①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没教我,教我弟弟。弟弟一回来,就叽叽喳喳地谈他,说他们的庄老师会写文章呢,而且文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说他上课还读。然后,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看得出弟弟很敬佩自己的老师。
②一次,对着家里鸟笼里的两只鸟,我和妹妹谈论着。我说:“那只绿鹦鹉叫声好听,脆脆的。”妹妹却说:“那只大红鹦鹉的叫声更好听些。”弟弟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为了寻找帮手,我们都让弟弟发表意见。弟弟却摆起谱来,背着手,小大人一样,很庄重地说:“都好听,都好听。”气得我俩都说弟弟是个“骑墙派”,两不得罪。弟弟很委屈,转身告诉我们:“我们语文老师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有感觉,都好面子。”然后,望望我们,像个老师一样批评我们道:“你们当面说鸟儿的坏话,它们会伤心。”这句话,让爸爸很是赞叹:“这个庄老师,真了不起!”
③由于课教得好,一年后,庄老师做了毕业班的班主任,教我们。为此,弟弟垂头丧气了好几天。
④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
⑤上课,他爱提问,并且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吧,你可以按自己所想回答。”我们回答时,他不说对,也不说错,只是笑着把自己的答案说出,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说完自己的答案后,他有一句口头禅:“这是我个人的答案,大家觉得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大家说好。有时候,也有同学不同意,他会鼓励,让不同意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开玩笑,故意说他不对,他是知道的,笑着说:“小样儿的。”
⑥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⑦野菜,在我们那儿满山遍野都是。
⑧韦小燕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们很羡慕。
⑨从这以后,韦小燕每天都拿一些野菜来,苋菜、蒲公英、米米蒿,干干净净的。庄老师都收下并付了钱,把帐算得清清楚楚的。有的同学也采一些,让城里来的庄老师尝尝鲜。第一次,庄老师收下了。再送,庄老师退了回来,笑着说:“韦小燕同学送的够多了。”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庄老师只要韦小燕的。
⑩一天晚上,庄师母到我们家里来坐,因为她和我妈是同事,又是朋友。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是各种野菜,有羊齿菜、苋菜、米米蒿。
⑪“给庄老师留着吧,他爱吃才买的。”妈妈客气着。
⑫“还多呢,他也不太吃这个。”说到庄老师,师母笑了,看到妈妈满脸疑惑,庄师母解释:“听说那孩子没有母亲,雅文就想送点钱,可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就想了这招。”她所说的雅文,就是我们的庄老师。
⑬妈妈说什么,我没有听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日常里,我们都不缺乏同情心,但是大都缺乏对被同情者的理解。世间最伟大的同情,是给予同情时而不伤害对方的自尊。
⑭这,是一种细腻而伟大的美。
(选自《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年第6期,有删改)
①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
②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