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试卷

修改时间:2020-09-02 浏览次数:194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我们评论秦始皇的功业,使中国人真正有大一统感觉的是(    )
    A . 修万里长城,成为世界奇观 B . 建兵马俑,展现功业 C . 北伐匈奴,定江山 D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
  • 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 忽必烈建立元朝
  • 3.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段文字记载的是(    )
    A . 弛道 B . 阿房宫 C . 万里长城 D . 骊山陵墓
  • 4.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回答: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5.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来源于(    )
    A . 儒家思想 B . 墨家思想 C . 道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6.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一现象出现在(    )
    A . 战国 B . 秦朝 C . 西汉 D . 东汉
  • 7. 她是中国第一帝都。2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 . 咸阳 B . 长安 C . 洛阳 D . 开封
  • 8. 在2018 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刑部
  • 9.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27年属于( )

    A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B .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2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3世纪前期
  • 10.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当时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的是( )
    A . 大篆 B . 小篆 C . 楷书 D . 隶书
  • 11.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专门负责管理军事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郡守
  • 1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记录了秦始皇的统一伟业。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 .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 交子 C . 蚁鼻钱 D . 刀币
  • 13. 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展示并演绎了文物“商鞅方升”(见下图)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    )

    A . 奖励军功 B . 奖励农耕 C . 推行县制 D . 统一度量衡
  • 14.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    )
    A . 推行郡县制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修筑长城 D . 统一文字
  • 15. 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B . C . D .
  • 16.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 丞相、太尉职能合一
  • 17. “朕”在先秦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就是“我”的意思,但自秦朝以后“朕”成了皇帝的专有自称。这一现象体现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 . 皇位世袭 B . 皇帝独尊 C . 皇权至上 D . 皇权神授
  • 18. 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
    A . 均田制  郡县制 B . 分封制  郡县制 C . 分封制  行省制 D . 行省制  均田制
  • 19.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⑤ D . ①③④⑤
  • 20.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头,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 B . 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 .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 . 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二、填空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是指什么人?
    (2) 秦皇的最伟大功绩是什么?
    (3) 材料二中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你知道是什么措施吗?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哪些措施?
  • 30. 计量,事关国计民生,是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一)之。

    ——始皇诏方升(铭文刻于外壁一侧)藏于上海博物馆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是谁?“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改革措施?此项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重要作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皇帝”是谁?此铭文应是用什么字体所刻?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计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秦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秦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制度沿用至今?
    (2)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大力推行了哪些措施?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哪两个人领导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