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11 类型:中考模拟
①若把但丁、哥伦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人物组合在一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最适合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②若把罗斯福、希特勒、纳粹党、日本军部法西斯等图片组合在一起,研究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人物图片组合在一起,这组图片反映的恰当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发展者
④“冷战与美苏争霸、欧洲复兴、日本崛起、欧盟成立”。如果要给以上知识点确立一个主题,合适的是多极格局下的世界
材料一: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机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望过去极不平凡,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奋斗了70个春秋。其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
﹣﹣人民日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请回答:
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第一小组:了解人类文明财富】
地区 文明成就 |
古代埃及 |
古代巴比伦 |
古代印度 |
古代中国 |
古代希腊 |
最古老文字 |
象形文字 |
楔形文字 |
梵文 |
甲骨文等 |
希腊字母 |
政治文明成就 |
金字塔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
制定了① , 这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成文法典。 |
形成等级严格的种姓制度,佛教诞生等。 |
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等。 |
斯巴达实行贵族政治。② (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
【第二小组:赏析艺术文明瑰宝】
【第三小组:追忆思想文明先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大钊文集》是李大钊一生思想变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第四小组:感受科技文明力量】
材料:“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第五小组:揭示人类文明奥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