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时练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50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A . 589年 B . 601年 C . 605年 D . 611年
  • 2. 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
    A . 杨坚 B . 杨广 C . 李渊 D . 李世民
  • 3. 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4.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 . 灌溉 B . 泄洪 C . 运输 D . 饮水
  • 5. 隋朝的开创者是()
    A . 隋文帝杨坚 B . 隋炀帝杨广 C . 李渊 D . 杨继业
  • 6.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 . 才能 B . 财产 C . 门第 D . 民族
  • 7. 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是 (    )
    A . 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 B .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C . 隋朝时开始创立 D . 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
  • 8.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A . 秦始皇时 B . 汉武帝时 C . 隋文帝时 D . 隋炀帝时
  • 9. 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 . 儒家经书 B . 学识 C . 科技知识 D . 风俗民情
  • 10. 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是( )
    A . 581年      618年 B . 589年      618年 C . 581年      589年 D . 581年      605年
  • 11.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 . 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 . 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 . 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 1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A . 汉武帝 B . 隋文帝 C . 隋炀帝 D . 唐玄宗
  • 13. 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
    A .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B . 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 C . 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 D . 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
  • 14.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A . 经济繁荣 B . 短暂而繁荣 C . 二世而亡 D . 节俭盛行
  • 15. 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历经二世而亡,非常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 . 唐朝 B . 东汉 C . 东晋 D . 秦朝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 17. 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陏朝大运河》图,并问答问题。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
    (2) 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3) 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4) 材料二中的“琢那”、“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 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 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 19.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的作者张程将隋帝国从胚胎孕育到盛极一时、最后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请你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一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因此,(杨坚)定下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天下。

    《昙花王朝》第二部分第三章:开皇盛世

    开皇十二年(592年),户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的盛况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开皇盛世”。

    《昙花王朝》第三部分第五章:王朝的形象工程

    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沿线。……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

    (1) 杨坚建立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2) 杨坚统治时期,出现“开皇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3) 从“一百多万”和“一半”这两个数据分析,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