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9 类型:高考模拟
材料一
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涵盖数千本期刊摘要与参考文献的大型科学数据库Scopus,提供的热度最高的关键词“癌症”“区块链”和“大数据”都进入了2018年科学家检索频率最高的词汇榜单。
而谷歌新闻实验室也为《自然》统计了全球搜索热度最高的科学词汇,2018年搜索频率最高的5大科学词汇都是简单的常数和公式,譬如光速、圆的面积等。
科学数据库Scopus同时提供了2017年和2018年的词汇检索数据。按照Scopus词汇检索排名,连续两年位居榜首的都是同一个词--“癌症”。而2017年还没有入榜,2018年新出现的词,则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出科研界人员日益上升的关注点,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两个词2018年进入了前20名。此外,“人工智能”(AI)的排名也从2017年的第13位,上升至2018年第4位。
另一个排名上升的是“大数据”一词,从之前的第6位跃居第三。对此迪霍尔表示,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数据”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区块链是用来记录数字交易的数字化分布式账本,随着这一技术风靡全球,“区块链”一词的热度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7年榜单第19位跃升至2018年第2位。对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技政策研究员吉荣•弗拉纳甘认为,这一现象或许意味着,科研人员开始希望能将区块链应用到工作中。而迪霍尔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即研究人员只是单纯地想要知道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区块链)这个词非常火,但几乎没人能说清楚什么是区块链。”这也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这些词汇或许还透露出一些周期性信息。弗拉纳甘表示,新技术最开始发展迅速,人们也激情澎湃,但总会慢慢趋向平静
(取材于张梦然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类突破了地理空间的束缚,实现了“地球村”的理想,并正在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快速前进。现实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正在被虚拟空间所替代。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年来形成的生活轨迹与行为习惯,成为存活在全新时空环境中的“新人类”。科学与技术不断突破,激发着人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区块链无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项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诞生的运用载体,是最先由一个名叫中本聪的人提出的,随后便发展成为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核心组成部分,即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账簿的面目出现在网络上。近10年来,区块链概念不断发酵,在媒体传播与商业行为的运作下,大有“_____”的气势,在生产、管理、文娱、金融、能源、教育、医疗健康、知识产权等不同领域不断衍化翻新,似乎“不谈区块链就有落伍掉队”之感。目前,区块链已由“数字货币应用1.0”,进化为“可编程智能合约2.0”,并向3.0版迅速发展,出现了区块链自洽组织、区块链自洽公司等,进入了“区块链大社会”阶段。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记录交易或任何数字交互的方式,具有安全、透明、抗中断、可审核和高效的特点,得到网络时代人们的认可,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据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的跨国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调查显示,2016年区块链在经济领域获得了13.5%的使用率。运用方面也有一些新突破,如一些具有监管权的音乐机构,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测试模型,用来征收版税和世界范围内的版权管理;酒店经营者开发住宿区块链,建立共享酒店平台,把酒店与客户利益绑定,解决了空置率难题,让客户分享酒店发展红利。
专家认为,区块链是网络时代服务业的一个升级,有着明显的互联网特征:如去中心化的特征,实现了区块之间的链接,明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信用诚信体系的完善,点对点服务更加有效直接,可以获得服务者认同。当然,人们对于区块链未来走向的认识也不是很统一,甚至还存在着误区:如绝对地认同区块链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过度强调区块链数字货币的保密性,忽视金融领域的风险性等。这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正确判断,产生了一些盲目性缺乏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
(取材于季良刚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全民阅读的推广使民众重拾读书的意义,阅读热情一时高涨,但能否长期坚持,阅读效果无法追溯。相比传统出版没有用户数据,一本书卖出去后,无法追溯阅读对象、阅读时间、阅读效果的粗放型状态,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去中心化平台,将民众的数字阅读频率、阅读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的数据结构,通过应用加密算法、时间戳、树形结构、共识机制和奖励机制,可根据阅读量的多少换算成相应积分,根据积分多少给予奖励,激发读者阅读积极性,实现持续阅读、终生阅读。
《2007年全民阅读报告》显示,青年受访者比较偏好电子书阅读,青年读者成为电子书阅读主力军,同样的,青年也愿意为电子阅读付费,目前大众出版和数字出版结合的最好的是网络文学。“连载阅读平台”作为全球首家应用区块链技术革新网络文学的全新原创文学平台,其首个目标是从网络文学领域切入,用区块链重新定义网络文学生态,以此为基础,逐步拓展到漫画、网剧等网络原创内容领域。
对于全民参与度低的问题,“连载阅读平台”以READ为Token,利用智能挖掘算法,根据创作者创作状况(如更新稳定性、等级等)以及读者的评价(打赏,投票,点赞,点踩,签到,评分等)来智能分配READ,激励创作者和阅读者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整个过程有创作者的创作行为、粉丝的投票等非平台因素决定,规定公开、透明。区块链上时间戳能够证明版权归属,一旦上线,无法篡改,由此解决以往原创内容领域版权不在作者手里、作者的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平台的抽成比例大、读者阅读成本高、以及推荐制度、结算制度、销售明细等不够透明等问题,同时亦可直接在线上完成相关版权交易。
目前,区块链作为新的技术正在质疑和争议中逐步更新,全球各大企业纷纷进军区块链项目,关心数字阅读的先行者也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阅读相结合,为数字阅读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虽然区块链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许多项目多处于概念阶段,应用场景有待挖掘,但也许与其技术相比,其思想带给人们的颠覆性,对于打破传统中心化思想的束缚,解决数字阅读面临的一些问题更有意义。
(取材于李倩的相关文章)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shù)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① , 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②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注释:①嚣嚣:百姓苦苦哀叫。②收孥(nú):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
①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②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⑤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①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螃蟹咏②
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③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末动乱时期。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作者本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做过黄巢政权的“翰林学士”。②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③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泉州,泉州
丁立梅
①我到泉州,泉州用雨迎接了我。
②我住在风雅颂书局的民宿里。民宿在五店市,栖身于一群老建筑中。
③月洞门进去,有一小小院落,红红的院墙上攀着三角梅。在南方,见多了这花,它一旦开起来就没完没了,用汹涌澎湃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头。它打扮得既艳丽又妖娆,或一身热烈的红,或一身昂扬的紫,或一身橘色,或一身素白。它让人误以为它就是风华绝代的,真是聪明得有些狡黠了,鬼精灵般的。其实呢,它的花朵细小得很,乳黄色,藏在艳丽的三枚苞片间。如它这般懂得包装自己的花,少见。我每回见它,都要惊诧、惊喜。
④院落的花架上爬着蜜豆花,不见花只见叶,这也是好的。密匝匝的叶片油亮油亮的,它们倒垂下来,跟耍杂技一般。花架下安放着一架秋千,秋千没人荡的时候,就荡清风、荡日影、荡星光、荡雨声。
⑤雨声真好,我在听雨!雨嘀嗒嘀嗒,如弹六弦琴。苏东坡的十六件赏心事里有“微雨竹窗夜话”,又有“雨后登楼看山”。我轻易就得到了这样的赏心事。当然,夜话最好不要,我情愿沉默。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实在不宜多话,就听听雨敲竹叶吧,一声声里,敲的都是从前的韵律。从前的那户人家去了哪里呢?我在那木门上,闻到了面线糊的味道;还有润饼的味道,薄薄的面皮里,包着万般滋味。在这里,芋头可以跟南瓜相亲相爱,鸭蛋里可以灌进去肉末。甜汤里的芸豆,吃起来很面。牛肉羹上漂着绿绿的葱花……
⑥雨后登楼实在美妙。
⑦天蓝得阔绰,云也白得阔绰。蓝天下的五店市给我闾阎扑地之感,红墙红瓦,一派喜气洋洋。最有意思的是屋顶上的燕尾脊,全都精雕细琢。砖雕、石雕……各种雕绘手艺齐齐出马,人物、鸟兽、花卉应有尽有。看久了,我老是疑心屋顶上搭着一个戏台子,趁我一不留神,那戏就开演了,锣鼓铿锵响起来,人物鸟兽也都活动起来。
⑧巷道里有回响,有老师领着一群小学生参观房子。闽南人爱把房子称“厝”,这“厝”字让我着迷,是屋子里住着昔日啊,或宋朝,或明朝,或清朝,或民国。我似乎看到,从那旧旧的院落里走出一个烧火的丫头,红衫,蓝裤,两条小辫子,辫梢上缠着红头绳。亲切啊,我小时候的模样!远隔着岁月的长河,远隔着千重山,竟遇到一样的烟火。
⑨烟火?对,满大街的烟火气。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们泉州的面线糊好好吃啊!”我真的去找来吃。我吃了,并非如孩子形容的那般好吃,然而我又深知孩子说此话时的真诚,味蕾只忠实于热爱它的人。
⑩晚上,我在五店市内闲逛。街头的热闹渐渐散去,一家一家的店铺,关门了。一枚月亮,突然从一棵榕树的后面爬上来,明晃晃的一张脸,像朵丰腴的白菊花,照亮了燕尾脊屋顶上的那些彩雕彩绘,是凤凰,是老鹰,是牡丹花开,是彩衣彩袍的信男信女。我又疑心那里搭着个戏台子,耳边有梨园戏曲响起,咿呀旖旎。唱的是什么呢?是泉州的从前呢,男人们远下南洋,女人们倚门数着日月。侨批往来,装的是数不清的想念和牵挂。他称她阿欣,给她寄信寄钱。信中万言千语,殷殷嘱托,一定要孝顺父母,教育好子女,督促子女多读书,勤修德,“淡饭粗衣未足羞,心田失种却堪愁”。寄来的银钱,买下砖瓦木头,砌出一进落二进落三进落的房,门框上刻上这样的家训:读未见之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之书如逢故人,可谓好学。
⑪我问泉州的孩子们:“你们爱泉州吗?”“爱!”孩子们异口同声,声音嘹亮。我感动于这声“爱”,倘若一个人连自己所在的家乡都不爱,又何谈爱远方?孩子们的眼神清亮,他们七嘴八舌,从泉州的美食到美景,一一道来。有个男孩子很动情地给我讲了他父亲的故事,他说父亲遭遇过很多艰难时刻,却一直很乐观,从来不曾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他爱他的父亲,爱他们泉州人。
⑫我为之动容。
⑬人永远是这个世上最美的风景,我们留恋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我也就很留意泉州人。无论大街上,还是寻常小巷里,我在泉州人的脸上都看到了两个字:从容。历史上,泉州曾因其形状颇像一条鱼,被称为“鲤城”,我觉得这名字很贴切,再看泉州人,可不就是一条一条鲤鱼嘛,有见惯了风浪的处事不惊。
⑭雨后登山实在有趣。
⑮落叶不扫,兀自在山路上铺积。沿石阶上去,不时有花扑过来,我一一去辨认,是鬼针草,是马缨丹……还看到三角梅,它居然跑到这座山上来了。
⑯我觉得泉州人真奢侈,可以把花像小猫小狗似的养着,让它们四处溜达。你在泉州的大地上走着,路过,不留神,就被一枝花碰了头,也许是妖娆的三角梅,或者是着紫衣的马缨丹。九里香在一个古老的院落里香着,引得人去寻香。我在一条竹径上走着,两旁的桂花香得撩人,我摘些装口袋里。后来我掏纸巾擦鼻子,鼻子很快乐地打了个喷嚏---被袋子里的桂花香熏的!我突然很爱泉州。
⑰有鸟声不知响在哪棵树后面。僧人寒山有诗云:“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太阳好好地照着,鸟声好好地响着,花朵好好地开着。我真想就此找一处草丛卧下,什么也不想,就这么看看天看看地,也是好的。
⑱山顶上铺满鬼针花,山崖边立着一簇簇茅花,作鹤欲飞状。我站在山顶,看山下的泉州,那里烟火人间,热气腾腾,生生不息…
⑲离开泉州的前一晚,我写下这样的留言:我在这里,望过月,望过云,听过雨打竹叶,抚过木门上从前的气息,那落在上面的烟火,烫疼了我的手指。
⑳我知道,我会怀念。我现在,已经开始怀念了。
(选自2019年《读者》,有删改)
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甲)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武王伐纣,茶叶作为贡品出现。战国时,茶叶种植已有一定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喝茶已成为普遍现象。唐代,出现茶馆、茶宴、茶会。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乙)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表现在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丙)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会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逐步演变成各民族的礼俗。(丁)茶文化不仅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可以说,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
修改一:茶文化不仅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
修改二:茶文化不仅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而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声音无处不在。自然界的风雨雷电,鸟语虫鸣;校园里的琅琅书声,谆谆教诲;仁人志士的不屈呐喊,铮铮誓言……这些声音中总会有一种声音令你难忘,带给你不同的感悟,引发你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请以“倾听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②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睬,它永远是一根稻草。如果用它捆绑白菜,它的身价就与白菜相同;用它捆绑螃蟹,它的身价就与螃蟹相同。其实,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认为“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人的价值不应依附他人存在,而在于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不少于7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