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采取         的方法传承医术。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于是中医技法渐渐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而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只是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   ),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         。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B .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C .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D .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 .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C . 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D . 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并不仅仅是解决“准入难”和民间中医薪火难续的问题 B .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仅是一种医疗改革和成果创新 C . 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D . 并不是要保护落后,并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术、道德和艺术。在西方文化中,道术主要表现为科学,宣扬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而在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真、善、美则表现为中、和、乐。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和艺术,所体现的是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即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在对人道的探索中,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正、中道、中庸。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无独有偶,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也是“和”与“同”的区别。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

        早在夏、商、周三代,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导致对快乐的追求。

        中、和、乐被奉为重要价值范畴,至春秋、战国乃至在后来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它们一直是各家各派共同尊奉的基本价值,分别体现了中国人的真理观、道德观和艺术观,故三者足以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我们说西方精神价值为真、善、美,中华精神价值为中、和、乐,是就各自的核心价值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华精神价值中没有真、善、美,西方精神价值中不存在中、和、乐,也不是说它们就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全部。各种具有民族色彩的“潜在的人类共同价值”,是可以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的。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因而中西价值系统的互鉴与融通势在必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精神文化的道术、道德和艺术三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中各有不同的表现。 B . 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道术”在中华文明中的具体体现便是“中”,即“道术中”。 C . 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二者中的“和”的意思不同。 D . 中西方的核心精神价值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并非壁垒分明,互不相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中人类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然后把视角转向中华文明。 B . 文章以史伯的例子论证了“‘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这一观点。 C . 文章依次从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D . 文章属总分总结构,开头比较中西方核心精神价值,结尾谈正确认识二者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均属中华中道观,但佛家中道不在其中,它属于外来文化。 B . 西周史伯的论述突出“和”“同”之间的关联,孔子则强调了“和”“同”之间的区别。 C . 只要中西文明相互学习、中西价值系统能够互鉴与融通,世界一体化进程就能变得平稳、踏实。 D . 真、善、美和中、和、乐只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局部,因此彼此都不能夜郎自大。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家庭财富日益增加、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日益重视及中国以考试为主导的录取方式,使得我国课外辅导在教育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据统计,2017年中国城市学生每周平均花费10.6小时进行课外辅导。随着升学压力的增长以及对优秀学业成绩的期望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后辅导。特别是随着求学阶段临近高考,中国学生的K12课外辅导参与程度逐级提高,在高中阶段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参与K12课外辅导。大量持续而稳定的生源将推动中国课后辅导市场保持稳中増长。

    2017年中国各阶段学生课外辅导参与程度(单位:%)

       

        (选编自温程辉《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线上教育成发展新趋势》

        材料二:

        不少家长出于从众心理,为孩子学习加码,甚至将无数的兴趣班当成了学习的另一种工具。而部分培训机构的种种洗脑式营销也在消费家长们的焦虑,进一步刺激家长的功利教育观,加剧揠苗助长,违背了教育育人为本的初心。教育专家指出,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

        从2018下半年伊始,特别是在6月和8月,年初整顿教培政策进入落实检查阶段,整个教育培训行业迎来一次真正的震荡和洗牌。2018年2月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推动开展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8月份,囯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整改的成果是截止到12月12日,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达到90%。教育部开发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也将上线,要实现联网查询。

        (选编自于忠宁《教育这件事,再不疯狂就晚了吗》,《工人日报》2018年12月28日)

        材料三:

        现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通过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克服“剧场效应”、完善政府教育评价等途径,深化综合施策,用好组合拳,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改革发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教育部将加强对各地调研指导,促进经验交流,推动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最关键的是要把培训等级证书、培训成绩与初中、小学入学脱钩。培训机构热火朝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认为上了培训机构,孩子就能考出好成绩,有择校机会。因此,遏制校外培训乱象,要从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入手。

    (《整改完成率达90%校外培训机构不容再疯狂》,新华网2019年1月14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课外辅导市场的兴旺源于家长重视、招生考试体制等多种因素,同时也与家庭财富的日益增长等有关。 B . 2017年我国城市学生课外辅导时间随年级递增急剧增加,同时,参与高中阶段课外辅导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小学。 C . 不少家长送孩子去培训机构与培训机构的营销策略有关,但有的却是出于盲从心理,其功利教育观违背了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 D .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教育培训行业大整顿对这一行业冲击比较大,经过治理后,教育培训行业的运作将会更加规范、健康、稳定。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概括了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动力、现状及未来的趋势,并重点分析了初高中学生参与K12课外辅导的情况。 B . 材料二在材料一关于课外辅导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家长的动机及教育观等问题,然后重点介绍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的原因。 C . 从教育部2018年2月以来下发的一系列文件来看,国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可谓是下决心、下实手,求实效的。 D . 材料三概括了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于教育部关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一系列后续构想和意见,其最终目的在于强化学校教育地位。
    (3)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给培训热降温,从而有效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谢①

    毕亮

        夜半,老伴入梦来。

        清明节,老谢没回老家,自然没能去给老伴上坟。大约老伴手头紧,从地府托梦来了。醒来时,老谢说,梅子啊莫怪我,虽然我只是个伙夫,顺带干点接送孩子的活,但离了胡萝卜也整不出一桌酒,儿子他们需要我,你得理解。

        一个月前,到了“交班”时间,老谢安顿好八十出头的老母亲,才从老家奔赴深圳,帮儿子带儿子,即带孙子。所谓“交班”,也就是男女双方老人,来深圳帮忙带孩子,负责接孩子上学放学,他们半年轮一次岗,半年交接一次。

        儿子儿媳下班晚,老谢家做夜饭要比邻居迟,所以,他总能闻到隔壁的菜香饭香。邻居又在炒辣子鸡。油烟途经排烟管,蹿到他们家。多多撂下颜料笔,在鼻孔前方挥舞手掌,表达对刺鼻怪味的不满。冲邻居墙壁努嘴,老谢说,多多,你猜炒的啥?闭眼作思考状,两秒过后,多多说,猜不到,爷爷你告诉我!老谢说,是辣子鸡。这次炒法跟上回不一样,作料换了,没放干尖椒,放的是豆瓣酱。他看见多多吞了一口涎水。多多便笑:爷爷属狗的,鼻子灵,辨得出味。

        老谢问过孙子多多,隔壁住的是不是四川人。多多摇头,脑壳摇得似拨浪鼓。老谢说,不是四川人的?多多说,他们是深圳人。老谢就笑,多多在深圳出生,大概在他眼里,这座城市所有人都是深圳人。

        聊邻居家的菜肴,是爷孙俩的固定话题。有时候,老谢也跟多多扯更多闲话,比如他年轻时拜师学厨艺,饱得、饿得、热得、冷得,流过的血汗、吃过的苦头最终都长成身体里的血肉;比如如何炒菜,如何把菜做得风生水起、色香味俱全。多多似懂非懂,偶尔眨眼或点头,表示认可。

        老谢说,那边炒鸡蛋,这回放了香葱。

        老谢说,今天他们做了回锅肉,该早点起锅,晚个九秒十秒,肉就老了。

        老谢说,做辣子鸡,得用鸡腿肉,剔除骨头后改刀将肉切成小块,再添盐、胡椒粉,洒料酒拌匀,腌渍五分钟,再拌淀粉,下锅时一定得掌握好火候。

        周末,是一家人能聚齐一起吃饭的日子。 坐饭桌上,老谢瞧出不对劲,儿子儿媳光顾夹菜扒饭,基本上是零交流。就算说话,也是一问一答,这边问一句,那边答一句,那边问一句,这边答一句。老谢看在眼里,喊孙子多多吃蔬菜,不能尽吃肉,不吃素,容易犯便秘。他想找机会,跟儿子聊一聊,不能把日子过得别别扭扭的,谁谁都不舒服。他总是寻不到机会开口,儿子一会儿躺他的卧房休息,一会儿坐书房电脑桌前处理事务,一会儿又陪多多看绘本、给多多讲故事。

        老谢失眠了,他心里有事,放不下。对老谢来讲,放不下的事,已不多,儿子的事,算一件。

        要说最放不下的事,则是留守老家的母亲的生活起居。

        来深圳后,老谢把母亲交给小妹,请小妹帮忙照顾。他嘴里喊小妹,其实小妹也五十八了。

        出门前,他跟小妹约定好,固定时间,每个星期六夜里八点,他会跟她和母亲打电话,没紧急事,小妹不用打给他。所以,老谢最怕的,就是临时接到小妹电话。又一天黄昏,手机铃响了,老谢一瞧,是小妹打来的。他心头一紧,脑壳闪出一个念头——老母亲出事了。 小妹告诉他,母亲想吃他烧的红烧排骨。幸好,母亲没事,老谢舒了口气,告诉小妹——排骨得挑一字肋排,砍成段,四五厘米长,放入沸水中祛除血水,准备干辣椒、丁香、姜片、盐、老抽、生抽、料酒、冰糖等作辅料……又说,要用大火收汁,待汤汁变浓,再添入味精后起锅。老人吃得清淡,记得少放味精和调味品。

        五月十二日,从幼儿园回来,步行至小区楼下,老谢目睹邻居四川夫妻,他们站在自制的铁皮桶旁烧黄纸钱。

        老谢忆起过世的老伴,还有老伴患癌症临终前那段灰暗的日子。阳光普照,夏季的风吹在老谢身上,却令他感到无比寒冷……

    (选自《人间盐粒》《江南》2018年第6期,有删改)

    【注释】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三段属于插叙,交代了老谢前往深圳的无奈,揭示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老漂”问题。 B . 小说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色彩。老谢的语言和他的厨师身份很吻合,孙子多多的语言活泼有趣,很符合其年龄特点。 C . 老谢电话里告诉小妹红烧排骨的做法,非常细致,和前文照应,旨在再次突出他的厨师身份和厨艺的高超。 D . 小说结尾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深圳夏日的阳光、暖风反衬了老谢想到患癌症的妻子去世前的痛苦情景时内心的悲伤。
    (2) 老谢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 小说情节并不曲折,却很有内涵,请探究小说的情感意蕴。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

    (端平)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

        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境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御笔以战功赏将士,特赐珙金碗,珙益以白金五十两赐之诸将。将士弥月苦战,病伤者相属,珙遣医视疗,士皆感泣。

    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

        乞休致 , 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 , 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 , 封吉国公,谥忠襄,庙曰威爱。

        珙忠君体国之念,可贯金石。在军中与参佐部曲论事,言人人异,珙徐以片语折衷,众志皆惬。谒士游客,老校退卒,一以恩意抚接。名位虽重,惟建鼓旗、临将吏而色凛然,无敢涕唾者。退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其学邃于《易》,六十四卦各系四句,名《警心易赞》。亦通佛学,自号“无庵居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境/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 B . 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境/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 C . 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境/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 D . 大元大将忒没觯入汉阳境/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驻帐城楼指画/战守/卒全其城/斩逗留者四十/有九人以徇/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致,官员年老退休去职,也泛指辞官。清朝时分自请休致、勒令休致、罚俸休致。 B . 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与此相关的还有望(十五)、既望(十六)、晦(初一)等。 C . 太师,为辅弼国君之官,周代开始设置,与太傅、太保并称“三公”。 D . 居士,文中指在家修行的人;也用于文人雅士的自称,如“六一居士”。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珙虚怀若谷,不卑不亢。身为名将之后的他灭掉金国,功绩卓著却不居功自傲;面对皇帝议和的想法,能大胆表达自己的主张又不言辞过激。 B . 孟珙威德兼具,深受爱戴。他对于临阵退缩者立斩不饶,对于经历长时间苦战的将士,该褒奖的褒奖,该医治的医治,体恤之心感动了众人。 C . 孟珙善于统兵,备受恩遇。他率军灭金,拯救汉阳,显示出超凡的军事才能,且善于调解纠纷;去世后皇上恩赐封赏不断。 D . 孟珙威而不怒,心性淡泊。身居高位的他谦和有礼,但在军中的威严令将士敬畏,临事不敢争论;平素淡泊宁静,好《易经》,通佛学。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

    ②退则焚香扫地,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黄州浣溪沙五首(其四)

    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 , 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注释】①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徐君猷携带酒探望苏轼。苏轼即景就事,油然生情,遂作此词。②积苏:指丛生的野草。③九陌:指田间的道路。④随车: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也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写早上雪从田野里挟雨而来,江上雰霭波涛一时全无,意境高远开阔。 B . 下片即景就事,前两句承上描写而叙事,为“冻吟”句的议论发声做铺垫。 C . 词作语言清新自然,毫无造作之态,比喻、设问的运用颇具匠心,耐人寻味。 D . 此词豪中见悲,而又悲中见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较大差异。
    (2) 有人评价这首词“油然而交聚,百感千结”,其“百感千结”如何理解?请结合下阕简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离骚》中,屈原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
    (2) 李白在《蜀道难》中,由静而动,描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句子是“”。
    (3) 杜甫在《登高》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表现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8. 下面是某书信草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作修改。

    ××学校的全体老师,你们好:

    来信我收到了,了解到你们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后,感到大快人心。

    数十年来,你们学校在华校长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有教无类,致力于教育扶贫,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华老校长您身上所体现的教书育人的坚定志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扶贫济困的责任担当,让人竖大拇指。希望你们学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值此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也祝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离退休教职工节日快乐!

  • 9. 请运用下面的词语描绘一幅雪景图,要求:描写生动具体,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街道  伞  雪  孩子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微博上一位名为“花总丢了金箍棒”的网友曝光了一段直指多家高档酒店卫生乱象的视频,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视频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各家酒店保洁员将浴巾、方巾作为抹布混檫洗手台、水杯甚至坐便器的现象。原以为事情得到妥善处理后,这件事也就盖棺定论了。然而,在“花总”发布视频后的第二天,“花总”的真实护照信息被曝光且被拉进酒店入住黑名单,花总随后更新微博称:能不能想想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我!

    请站在新闻评论员角度对此事发表评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