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理)

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去分化,获得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技术在研究和治疗中都具有广泛的前景。
(1)、从小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去分化后,对iPS细胞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要继续培养,需要重新用等处理
(2)、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因子,可以使其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同时在培养液中需要添加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细胞培养液应定期更换,其原因是.
(3)、iPs细胞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4)、iPS细胞中有一种能够专一分化为心脏组织细胞的干细胞,利用此类干细胞修复心脏病患者受损部位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原因是.
举一反三
请回答下列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有关的问题:

(1)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blank#}1{#/blank#}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blank#}2{#/blank#} 和{#blank#}3{#/blank#} .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一种生理反应,即{#blank#}4{#/blank#} .这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道屏障.

(2)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blank#}5{#/blank#} 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blank#}6{#/blank#} 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blank#}7{#/blank#} 过程已完成.

(3)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blank#}8{#/blank#} 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blank#}9{#/blank#}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经人工受精和适宜条件培养后可得到早期胚胎.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blank#}10{#/blank#} .

(4)若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椹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blank#}11{#/blank#} 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blank#}12{#/blank#} 条件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