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注释:帝不豫:皇帝有病。及大渐:渐,疾病加重。

(1)、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B、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C、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D、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 B、五品,正五品是中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 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侯,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企图做内应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雍熙中,王师讨幽蓟,曹彬进兵涿州,敌断其后。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彬得诏,选壮士五十人卫敏还,道遇贼,力战,四十八人死,敏与两人者,仅以身免。彬上其事,太宗召见,复令赍诏谕彬。师还,补敏易州静砦指挥使。

    端拱初,以所部兵屯定州。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 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既而敌陷易州,敏失其家所在。帝擢敏本军都虞候,赐白金三百两,使间行求其父母,得之以归。徙屯镇州,而升其指挥为内员僚直。

    李继隆讨夏州,奏隶麾下。敏率兵至灵州橐驼口双塠西,遇敌,斩首三千级,获羊马、橐驼、铠仗数万计。继隆上其功,迁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既而又从傅潜于定州。时契丹断蒲阴路,城中有神勇军士千余人。属敌兵盛,不敢战,敏率轻锐援出之。真宗幸天雄军,诏敏隶高琼,使追贼至宁远军,以功领涿州刺史。王均乱西川,从招安使雷有终败贼于灵池山。贼平,迁马步军都军头。

    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向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迁北平砦总营,赐御剑,听以便宜从事。至是,契丹复入寇,复与敌战杨村,败之。敏谍知契丹主去北平十里蒲阴驻砦,敏夜率锐兵,袭破其营帐。契丹主大惊,问挞览曰:“今日战者谁?”挞览曰:“所谓田厢使者。”契丹主曰:“其锋锐不可当。”遂引众去。

    后徙环庆。坐与部豪往还纳赂为不法,降左屯卫大将军、昭州防御使。既而以虢州团练使知隰州,复为环庆路都总管、仪州防御使,卒。敏在边二十余年,凡迁授,多以功伐,虽晚不自饬,而朝廷亦优容之

(选自《宋史•田敏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梅大中丞传

袁中道

    梅大中丞名国桢,字客生,楚之麻城人也。少俊朗,能诗文,善骑射。癸未登第,鸣琴畿辅,笑谭视事,不令而。邑多中贵,数扰条教。公诎其言,崇其礼,皆畏悦以去。以政最,入为御史。

    壬辰春,宁夏逆贼刘东阳、许朝、哱氏父子,忿巡抚党馨裁制叛卒,特起杀之,遂据城掠堡而反。督臣魏学曾以变闻,朝廷旰食,公上封事:“贼不足畏,独秋高马肥,勾虏入犯,祸且不细。为今计者,惟择骁将扼虏,使不得入,而后贼可攻。臣见大将李如松,父成梁,弟如柏等,俱足智勇,且世受国恩,可使也。”上许之。上乃命如松往,而公监其军。公与如松驰宁夏城下。时贼婴城自守,外示卑顺,以缓我师;阴结虏众,以为声援。意待秋高虏集,肆其不逞。公知许朝、刘东阳等意欲献城,而惮哱氏父子,乃觅居民与哱相识者,令其行间,遂尽杀哱氏及家丁等。以贼平闻,明年,遂升大中丞,开府云中。

    时虏王款塞,公以静镇之。公尝曰:“妇姑亦有溪勃,何况华夷?当事者遇有争,无偏轻重,可潜消边衅。”每遇华人盗夷物者,置之法无。公一日大出猎,盛张旗帜,令诸将尽甲而出,校射大漠。县令关扬怪异之,曰:“今秋成出猎,多损稼,公乃多事矣!”后数日,得虏谍云:“虏欲大入犯,以有备中止。”关令乃叹诧公机用之神也。

    方公之开府云中也,予时客长安,公以字来讯。予答以学道未契,汲汲求友。公复以书来云:“贯城之旁,有日中之市焉。虽无奇瑰异物,而抱所欲者,各恣取以去,求友亦若是耳。”予少时有奇气,相见直坐上坐,扪虱而谭,公待之益恭。每有所论,公退而疏之。一诗成,公曰:“真才子也!”。

    公外宽内严,终身不见有喜愠之色。毁誉当前,不复致辨。倥偬之中,愈见暇整。综理绵密,笔砚皆有方略。文辞甚典腴,尺牍工巧甚。喜射,至老不倦。识者固知公爱怜光景,耗磨壮心,与俗沉浮,不用绳检。而外夷内朗,宏量沉机,真谢安石、张齐贤之流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