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计算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茂名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

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ρ=1.0×103kg/m3 , g=10N/kg)
(1)、某时候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 0.03m3、密 度为 2.5×103kg/m3 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2)、若机器人在水下 30m 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运至水面需 时间 150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 F 与物体运动速度 v 的关系 如题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 F 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举一反三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密度计。

【材料选取】

一根长约20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

【制作方案】

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取出吸管,量出O点至封口端的距离H,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g/cm3、0.9g/cm3、1.0g/cm3、1.1g/cm3、1.2g/cm3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交流分析】

(1)密度计的制作原理是利用{#blank#}1{#/blank#}。制作过程中,将一些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作为配重,这是为了降低吸管的{#blank#}2{#/blank#},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

(2)O位置处的刻度值为{#blank#}3{#/blank#}g/cm3

(3)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如图乙所示,液面下方的深度h={#blank#}4{#/blank#}(用ρ、ρ、H表示);

(4)利用上面的计算结果发现:管壁上标注的5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答:{#blank#}5{#/blank#}。密度计的刻度由上至下数值逐渐变{#blank#}6{#/blank#};

【扩展研究】

(5)若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如图丙所示,若同学们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则测量结果将{#blank#}7{#/blank#};

(6)制作完毕后,同学们分别测量可乐、色拉油等液体的密度,发现色拉油的密度在1.1和1.2之间,且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请提出一个方法使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