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面对流离失所的海民,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柴门何萧条,;面对衰老,曹操要老当益壮:,。
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表现的奇丽美景 |
①鸡声茅店月,{#blank#}1{#/blank#}。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 |
②{#blank#}2{#/blank#},{#blank#}3{#/blank#}。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云遮雾锁下的秦岭 |
③{#blank#}4{#/blank#},{#blank#}5{#/blank#},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朝暮幻变下的洞庭湖美景 |
④秋草独寻人去后,{#blank#}6{#/blank#}。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视觉角度构成的寂寞清冷世界 |
⑤{#blank#}7{#/blank#},{#blank#}8{#/blank#}。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领略琅琊山四季之美 |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blank#}9{#/blank#}。 | 李白《行路难》(其一) | 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
⑦{#blank#}10{#/blank#},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月色凉凉。 |
路线图或手法赏析 | 古诗文中的自然之意 |
《 {#blank#}1{#/blank#}》(诗的题目) {#blank#}2{#/blank#} (诗人) {#blank#}3{#/blank#},{#blank#}4{#/blank#} (涉及三个地名的诗句) | |
意象传情 | “{#blank#}5{#/blank#} ,{#blank#}6{#/blank#}”(《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借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
借景抒情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blank#}7{#/blank#},{#blank#}8{#/blank#}”,借景物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
动静结合 | {#blank#}9{#/blank#},百草丰茂。秋风萧瑟,{#blank#}10{#/blank#}。(曹操《观沧海》) |
梳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与“思”始终同行,正如《论语》中所说:{#blank#}11{#/blank#},{#blank#}12{#/blank#}。 | |
5.同桌在默写时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字误写为“升”,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清单进行探究:为什么诗句用“生”字。 【知识清单】 生:本义是草木破土萌发。后引申为从无到有,出现。升:本义是一种量器,后引申指容量单 位。假借为升高、升级的升。 |
探究发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