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六年级语文学业评价试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两篇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藏獒

        藏獒(英语:Tibetan Mastiff),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其毛色多为铁包金、黄色、黑色(黑色并不是纯黑,而是在胸部、四肢略有白毛)等,原产于青藏高原。

        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力量强大,动作敏捷矫健,耐力较差,幼犬在成年以前记忆力较差。本品种的典型特征是警觉性高,领地意识极强,对主人极为忠诚,在领地内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善于保护主人及其财物。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藏獒身长约120厘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则非常稀少。世界最凶猛的犬种,在人类生活区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

    ——摘录予《百度百科》

        灾难已经开始了,格桑【一头标准的藏獒】听到从遥远的地平线上传来马群奔跑般的呼喊声。它松开了孩子的衣角。

        在雪地的尽头,乌云像一瓶导入水中洇开的墨水一样迅速蔓延。正以受惊的马群般惊人的速度向这边袭来。格桑惊慌地高声吠叫,在本能驱使下它想把这些孩子带回镇子上的学校。它认为现在的位置距离学校更近一些。它顶撞着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孩子,但四个孩子仍然执拗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风已经刮起来了,巨大的雪片盘旋着从天而降。天空正在慢幔地暗下来,仿佛一块无形的巨大幕布慢慢地合拢,几十年不遇的灾难正在拉开真正的序幕。这就是牧民们谈虎色变的白灾(大雪灾)。

        格桑毫无办法,它无力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他们只是想在大雪遮盖道路之前回到牧业点烧得通红的火炉前。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呼啸的风声中,天竟然黑了,已经无法看到五米之外的一切。此时格桑在前面小心地识别着道路,那些孩子也不再言语,走在最前面的孩子紧紧地攥住了格桑的尾巴。这一头狗和四个孩子顶着风雪艰难地在雪地里跋涉。在这种天气里格桑的鼻子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它的视力面对这种黑暗同样无能为力。于是它只是凭借爪子感觉雪地的软硬程度慢慢向前移动。它没有偏离通往牧业点的路。

        因为顶风走在前面,短短的时间里格桑头颈上那簇心形的鬃毛上已经凝结了正在渐渐厚重的雪块,它用力地摇了摇头,想要摆脱这累赘物。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它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方向。

        当它感觉到迷路时已经不知道偏离原来的道路多远了,更可怕的是,当它回头时,发现一个走在最后面的孩子不见了。

        在背风的土坡下,格桑像一只急于在灾难之前将自己的幼崽送进新巢的母狐。以惊人的速度在雪地上连刨带挖地掏出了一个凹洞,然后将三个任由它摆布的孩子拖进洞里安顿好。它昂起头辨别了一下方位,转身跑进了风雪之中。必须找到那个丢失的孩子……

    ——选自《黑焰》【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1)请阅读《百度百科》摘录的文段,补充完成藏獒的名片内容

    中文学名:藏獒

    别称:1

    产地:2

    体型:3

    在寒冷的气候下生存的条件是:4

    性格特征:5

    【答案】
    (2)请阅读《黑焰》节选文段,说说文段写了格桑一件什么事?
    【答案】
    (3)格桑的行为,体现了藏獒名片中性格特征的哪一点?请联系《黑焰》节选文段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1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①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源头之远,流程之长。

        ②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汹涌澎湃的黄河飞跃而下。这一段有不少峡谷,水流落差很大,为修建水电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大坝约有40层楼房那样高,将上游下来的河水拦截聚集,用以源源不断地发电。到了雨季,蓄水过多,就要开闸泄洪,水流争先恐后地从闸门咆哮而出,犹如发怒的雄狮,又似咆哮的巨龙,只觉得地动山摇、震撼心魄。此时,举目上望,蒸腾的水汽像云雾一般在空中盘旋缭绕,形状如蘑菇,似竹笋……姿态万千,随风变幻。

        ③黄河之水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灌溉。在干旱的内蒙古,黄河塑造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丰收时节,河套平原麦浪滚滚,瓜果飘香。从空中俯视,渠道纵横,万顷良田如同排列整齐的棋盘、精巧别致的折扇,又像精心编织的地毯。

        ④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节奏分明。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黄……层次非常分明。偶尔,远处的天边升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坐标筏子,听艄公哼着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⑤黄河的中游,两岸山峰耸立,峡窄水急,形成许多奇异的景观。壶口悬瀑,位于山西吉县县城西南25千米处。此处两岸夹山,河道狭窄,滚滚黄河奔流到此,倒悬倾注,波飞浪滚,惊涛怒吼,震耳欲聋,如同巨壶沸腾,最充分地体现出黄河的气势,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⑥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人们把它称为“母亲河”。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