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邻吉歹,将游骑戍淮南。卜邻吉歹甚敬礼之。使斌觇敌形势。斌潜袭之,多所俘获。俄丁父忧,袭授金符,为总管。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陈时政得失,甚合帝意。时帝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面斥是非,无所讳避。帝幸上都,尝召斌,斌下马步从。帝命之骑,因问为治大体当何先。斌以任相对。帝曰:“汝为我举可为相者。”斌以安童、史天泽对,帝默然良久。斌曰:“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帝俞其请,斌立马扬言曰:“敕问安童为相可否?”众欢呼万岁。帝悦,遂并相二人。除斌左右司郎中。每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执政大臣有不得闻者,故人多忌之。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府,一以掊克为事。斌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

    至元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于是下兵士于狱,自是众莫敢犯。十二年十月,围潭州,阿里海涯中流矢,战不利。斌挟盾先登,夺木栅据之。阿里海涯持酒劳曰:“取此城,公之力也。”斌曰:“潭人胆破矣。若敛兵不进,许其来降,则土地人民皆我有,自湖以南,连城数十,可传檄而定,若纵兵急攻,彼无噍类,得空城何益!”阿里海涯从之,遣人开示祸福,城人出降。诸将怒其久抗,咸欲屠之。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百姓当如公说,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诸将乃止。潭人德之,为立生祠。

    阿合马擅权,廷臣莫敢言。斌极言阿合马奸蠹。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迁斌江淮行省左丞。既至,凡蠹国病民之政,悉革之,仍条具以闻。阿合马屏其疏不上。乃诬阿里伯与斌盗河南营田府府官粮四十万石,命刑部尚书李子忠按其事,逮营田提控案牍宋钦其下狱。钦其不承。以酷刑讯之,不改辞。阿合马益怒,复遣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张澍等四人杂治之。斌与阿里伯俱论死。裕宗在东宫闻之,方食,投著恻然,遣吏止之,已不及矣。天下冤之。至大初,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节选自《新元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B、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C、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D、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父母去世,无论官居何职,在任何情况下,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一年。 B、金符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犹符命,二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钢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C、至元,是中国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取《易经》“至哉坤元”之意,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蕴含着帝王君临天下宜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D、“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一般是百姓们出于对官员有德政于民的感激,因而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崔斌机敏多智。他在辅助卜邻吉歹守准南时,受命侦查敌方形势时就敢于偷袭敌方,俘获很多敌人,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军事才干。 B、崔斌虽然是汉臣,但深受皇帝信任。他常和近臣一起觐见皇帝,其对皇帝劝善改过的意见,即使是国家的主政大臣也不得而知。 C、崔斌正直敢言,不畏权势。他在皇帝面前痛斥阿合马借设立制国用使的职位搜刮民财,盗窃国库,并揭发阿合马的其他奸行,最终为阿合马所害。 D、崔斌治军严明,爱护百姓。攻打潭州途中听闻百姓投诉,他便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破城后苦心劝告诸将,阻止了元军泄愤屠城的计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

②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 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 , 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希琯,字君锡,旧名希喆,登庆元二年进士第,改赐今名。少扶父丧归,道遇寇,左右骇散,希琯拊棺恸哭不慑,寇义而去。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峒寇李元砺方起,汀人震惧,郡会僚佐议守城,希琯下坐无一语,守异之曰不言得无有所见乎希琯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关曰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琯夜半,贼数百衔枚突至,希琯严兵以待。贼且至,始命矢石俱下,贼无一免,余党闻风而遁。希琯引还,老稚罗拜相属,希琯繇他道以避之。诏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去之日,军民遮道泣送者数十里。

    调主管夔州路转运司帐司,疏大宁盐井利病,使者上诸朝,民便之。改知玉山县,未行召对 , 希琯,言:“民力困于贪吏,军力困于偾师。”宁宗嘉纳之。

    授大理寺丞,权工部郎官。于是希琯次对时首论:“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朝绅,清选也,以缄默为清重,以刻薄为举职,以无所可否为识体。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授成州团练使,赐金带,令服系。以宝玺推恩,进和州防御使。

    理宗即位,进潭州观察使,以公族近邸,恩特加厚。又进安德军承宣使。希琯引对,言:“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总治统,收人心。”上为动容。越明年,论祠祭不蠲,禁卫不肃。慈明宫上寿,升节度,封信安郡公。卒,遗奏闻,上震悼辍视朝,赐含敛,赠以金币。希琯风资凝重,胸抱魁磊,扬人之善,不记人之过;急人之难,不忘人之恩。居官,祁寒盛暑未尝谒告,衣食取裁足而已。追封信安郡王。

(节选自《宋史赵希琯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臣,榆林卫人。起行伍,为队长。矫捷精悍,搏战好陷坚。从千总刘朋守黄甫川。寇丧马被围,臣单骑驰救,射中其魁,夺马载朋归,由此知名。旋代朋职,屡战跨马梁、田家梁、西红山等,并有功,宣府膳房堡守备。寇尝大入,环攻堡,欲生得臣。臣召麾下酌水为酒,欢呼歌饮,寇莫测所为,不敢登。臣夜决围出,取他道以归。上官壮之,擢延绥入卫游击将军。隆庆元年九月,土蛮大入昌黎、卢龙,游骑至滦河。诸将莫敢战,臣独勒兵赴之。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擐甲直驰呼声震山谷,寇以数骑尝,奋前斩之。追至棒槌崖,斩首百十余级,坠崖死伤者无算。事宁,蓟镇诸将悉获罪,臣以功增秩二级。万历初,录秋防功,进署都督佥事。炒蛮潜入古北口,参将范宗儒追至十八盘山,战 , 余众被围。臣急偕游击高廷礼等驰救,寇始去,坐镌一枝。五年春,以总兵官镇守宁夏。顺义王俺答报怨瓦刺,欲取道贺兰,臣不可,俺答恚,语不逊。臣夜决汉、唐二渠水,道不通,复陈兵赤水口,俺答乃从山后去。三岁互市,毋敢哗者。阅边给事中以苛礼责望,劾罢之。十一年,小阿卜户犯黑峪关,守将陈文治以下俱逮系。诏起臣副总兵,驻守马兰峪。会朵颜长昂屡扰边,蓟镇总兵官杨四畏不能御,乃调四畏保定,而徏臣代之。长昂雅惮臣,使其从母土阿、妻东桂款关乞降,乃抚赏如初。时诸部长桀鹜甚,经略郑洛专主款。臣以为不足恃,上书陈八难、五要。且以创重乞归 , 帝不许。后二年,谢病去。臣更历四镇,名著塞垣,为一时良将。

(《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