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2017年模拟试卷26-32(历社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信息

历史变革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


“西人自有其立国之本,绝非在器械之末。”——康有为


“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三: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1)、写出与材料一有关的近代中国的三次重大变革。   
(2)、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请你评价辛亥革命?   
(3)、新时期我们应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前行。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1895年中国惨败于日本这一点使孙中山确信,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但当时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到他的思想影响,而广大的民众仍无知、冷漠。1911年10月10日,革命成功之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春节的时候百姓的门户上仍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三: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民国三十二年一月,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