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检测

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背向大地的爱

纳兰泽芸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从大路上下车后,是下午两点多钟。到达亲戚的村子,要徒步经过一大片田野。父亲发现原本阴沉的天色,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走快点了,可能要下大雨。

      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蜷缩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巨大呼啸声由远而近,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得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身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鸟一起飞翔吗,现在紧闭眼睛数小鸟,一只小鸟,两只小鸟,三只小鸟……”

      ⑧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滴答流血,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了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因为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阅读《榜样的力量》。完成下列小题。

榜样的力量

乔什·科恩

    近10年来,我一直在哥斯达黎加做生态旅游的导游,与各种珍稀的热带动物有过许多有趣的邂逅。其中有一次旅行令我尤为难忘,因为我有幸见证了一次非常特别的事件。

    那次旅行团中有两个异类,少年安迪和父亲吉姆。吉姆是个严厉的退伍军人,年近花甲,言语不多,却经常和十多岁的儿子安迪吵架。我真为安迪难过,他对这次冒险满怀热情,却总是被暴躁的父亲横加指责。有一次吉姆甚至对安迪动了点粗。安迪追逐一只红蓝毒箭蛙掉了队,吉姆猛地拽了一下他的手臂。没人说什么,但从此大家都对吉姆敬而远之。

    旅行途中我们发现了一群白脸僧帽猴。这种猴子是电影里的常客,因为它们聪明伶俐,而且行为很像人类。通常它们都很友好合群,但是猴群中却有一只大公猴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每当别的猴子离它太近,它就龇牙咧嘴地冲过去,有时甚至施以重手。我们借用阿诺·施瓦辛格的名字,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阿诺”。

    猴群穿行在森林中觅食,偶尔停下摘树上的无花果吃。我们跟随着猴群,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走在队尾的是只身高不到10英寸的小猴子,它刚刚开始学习爬树。猴妈妈经常绕过树干,跳到大树另一侧的树枝上。小家伙总是做不好这个动作。它会停下脚步,呜咽着,想找出别的办法通过,直到别无选择才绕过树干做出跳跃。每当它成功跳过去,我们纷纷为它热烈鼓掌。

    过了一会儿,小猴子累了,开始掉队。它落后越来越远,最后号啕大哭起来,引起了猴妈妈的注意,猴妈妈停下等它。小猴子来到一棵大树前,树太粗,它跳不过去。它的哭喊声越来越大,猴妈妈只得返回来,把它背了过去。猴妈妈赶紧追上队伍,疲劳的小家伙紧紧地趴在它背上,继续哭喊个不停。

    它的哭喊越来越响,越来越烦人,终于引起领头的阿诺的注意。它龇着牙,愤怒地嘶叫着向这对母子走来,眼中仿佛冒出火来。母猴摆出防卫的架势,发出响亮的咆哮声。我们不知道阿诺要干什么,一齐屏住呼吸,做着最坏的打算。

    阿诺来到它们身边,表情突然变得温柔起来。它看着小猴,就好像第一次看到它一样。然后阿诺伸出手,温柔地捧着它的小脸,在它的额头吻了一下,小猴立刻停止了哭喊。阿诺轻轻地摇晃着小猴的头,亲切地用牙梳理它的毛发。

    我们全都长出了口气,所有人都被这温暖的一刻深深打动了,几乎没注意到我们自己的阿诺――吉姆小声地啜泣起来。也许是出于礼貌,没有人说什么,但我觉得大家都很高兴看到吉姆也有温和的时刻。

    我们兴奋地议论着回到了营地。饭后我和吉姆等几个人坐在吊床上,悠然地倾听雨林的声音。但是当安迪出来时,安宁被打破了。吉姆走过去,粗鲁地抓住他的手臂,安迪立刻紧张起来。我的心不由得一沉,以为两人会打起来。所有人都焦虑地看着这对父子。

    吉姆拉过安迪,拥抱着他说道:“真高兴我们能一起来旅行。我一直希望你能拥有这样的经历。安迪,也许你不曾感觉到,但是我爱你。”安迪震惊地看他爸爸,好像是第一次听见他说“我爱你”,后来我们发现,的确如此。

阅读

麦浪滚滚

逄锦科

①小满过后,我回到故乡,想再看看麦浪翻滚的样子。

②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行驶,夏初的葳蕤袒露在阔野上,故乡大地一派生机。看呵,绿树含烟, 鸥鸟翩翩;丰草争茂, 流水潺潺; 田畴如毯, 麦浪绵绵。 目力所及, 皆是一幅线条明快、色彩斑斓的田园图画!

③往田垄深处走去,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极目远眺,一块块麦田密如绒毡,棋盘般整齐,像是心灵手巧的裁缝修剪过一样。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般绵延向远方。身前身后,一株株青绿色的麦秆,叶片修长挺拔;一粒粒鼓胀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结成小穗。每穗有多少颗麦粒就有多少根麦芒,像战士紧握的钢枪。而此时最容易让人遗忘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麦花。和其他植物姹紫嫣红的花不同,麦花极简约、极朴素,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媒”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

④割小麦是庄稼人一年中的重活,但晒麦子并不比割麦子轻松。记得小时候,打完麦子扬完场,把新麦子运回家,父亲又带着哥哥、姐姐急急忙忙回到地里抢墒犁耙,安插好秋作物,才匆匆返回城里的建筑工地。剩下的重担就全落在母亲身上。

⑤新麦子打下来,要经过连续几天的暴晒才能不生虫不发霉, 每年三伏天还要倒缸返晒。以前我家院子地面是土的, 庭扫后, 等太阳把地面晒得灼烫, 母亲就把旧草席、 旧被单铺在地上。她踩着凳子趴在缸沿上, 一瓢一瓢把麦子挖出来, 倒在地上均匀摊开, 再光着脚板, 双脚交替向前挪动,把麦子犁成麦垄, 半个钟头的工夫就重复翻拢一遍。烈日下, 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双脚奇痒。后来我家院子铺了水泥地面,再晒麦子就方便多了。 那时,每到暑假我都要帮母亲晒麦子。太阳直刺得头皮发烫发木,我不情愿地爬到麦缸里,这边一瓢一瓢地挖,母亲就一簸箕一簸箕地接。缸挖空了,母亲给我擦擦身上的汗,炒个鸡蛋,哄着我吃了后到炕上歇着,她又转身去忙。我一觉醒来,已过晌午,窗外烈日当空,只见母亲正在太阳底下端着簸箕娴熟有节奏地颠簸着麦子,稗子、麦糠、秸秆等随之被筛出,留下的是金灿灿的麦粒。母亲满脸通红,汗如雨下……年复一年,母亲白皙的脸庞上渐渐有红褐色的晒斑皲裂,一头乌黑的秀发变得苍白,硬朗挺直的腰板越来越弯曲了……而今天,院子里只剩下那几口空空的麦子缸还孤寂地蹲在那里,炽热的阳光也只能在香椿树和鸟儿身上跳跃了。

⑥新麦子入仓后,一部分置换成家庭开支以及我们的新衣服、书本费,剩下的就成了口粮,这时满屋子开始飘荡甜丝丝的麦香。母亲心灵手巧,善于调剂生活,她用刚磨出来的麦子面制作面老虎、面燕子、面钱龙、面鱼、面荷叶等,一则庆祝丰收,一则解我们的馋。母亲制作的各色面食花样,光滑、白皙、香甜、暄软,奥秘除了揉面有技巧,其他全在“老面引子”的发制、存贮。村子里谁家儿女嫁娶、给老人祝寿、小孩过满月等,总是要找母亲帮忙,她制作的大饽户户传看,赞不绝口。母亲总是说: “不就是抚弄个面团嘛,只要邻居乡亲不嫌弃就行!”这对母亲来说,大概是一种朴素的生活艺术吧! 参军以后,我在天南海北的很多城市里吃过很多有特色的面食,面粉更精,造型更美,但怎么吃都找不到记忆里的感觉。

⑦布谷——布谷——在一阵清脆的布谷声中,我缓过神来。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可是满地跳跃闪烁的碎金子!麦浪滚滚,故土情深。有泥土般厚重的自信,有麦穗一样饱满的情怀,脚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生命的原野会愈发蓬勃粲然!

(选自《 人民日报 》2020年 07 月 11 日第 08版,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