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的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从短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受伤后心情、神态或感受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

②爸爸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弟弟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弟弟受伤后,爸爸是怎么做的?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第四自然段中,爸爸“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5)、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爸爸的爱的。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 ,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的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淘出了千顷土地。也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根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特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写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换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jī  jǐ)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整天闷(mēn  mèn)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bā  pā)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__孩子,你选错了窗户__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__你要知道__在老师的心中__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__“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没有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后来,学校要举办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jiǎo  jué)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

    ①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②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地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地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③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④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蹂板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波刺波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⑤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祖母、父亲和母亲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