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贺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时人民解放军开始(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没
举一反三

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

【任务一   青春的力量】

第一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资料卡片: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摘编自《吴玉章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五四运动前没有发生群众性革命运动。( )

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任务二   团结的力量】

材料三   第二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表格:

爱国力量

抗日战争中的部分史实

中国共产党

在敌后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

国民党爱国官兵

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牺牲

青年学生

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少数民族

马本斋和冀中回民支队,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抗战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任务三   人民的力量】

材料四   第三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资料: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幅图片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5)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探究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先进的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余年来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确立的革命初心,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图一中描绘的事件与哪次战役有关?

【开辟道路,打开局面】

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部署,决定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去寻找立足地,随后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攻长沙受挫”与哪一次起义有关?由此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七律·长征》史诗般地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的革命精神。你能从这首诗词中体会出哪些长征精神?(两条即可)

【推动合作,功照千秋】

图二 国民革命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3)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依据图二的信息,说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材料中“当此困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 “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民族大义,彪炳史册】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图三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仔细观察图片和右侧材料,毛泽东“弥天大勇”指的是什么事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