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第二次独立作业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欧阳铭,字日新,泰和人。以荐除江都县丞。兵燹后,民死徙者十七八。铭招徕拊循 , 渐次复业。民有继母告子不孝者,呼至案前,委曲开譬,母子泣谢去,卒以慈孝称。尝治廨后隙地,得白金百两,会部符征漆 , 即市之以输。迁知临淄。遇春师过其境,卒入民家取酒,相殴击,一市尽哗。铭笞而遣之。卒诉令骂将军,遇春诘之。曰:“卒,王师,民亦王民也。民殴且死,卒不当笞耶?铭虽愚,何至詈将军?将军大贤,奈何私一卒,挠国法?”遇春意解,为责军士以谢。后大将军徐达至,军士相戒曰:“是健吏,曾抗常将军者,毋犯也。”铭为治廉静平恕,暇辄进诸生讲文艺,或单骑行田间,课耕获。邑大治。

【注】①除:任命。②燹(xiǎn):战火。⒔招徕:召集。拊循:安抚。④廨(xiè):官署。⑤部符征漆:上级下令征集涂漆。⑥遇春:常遇春,与下文“徐达”一样,是将军名。⑦詈(lì):辱骂。⑧挠:阻挠,违反。⑨课:考核,督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部符征漆   

②铭而遣之    

③奈何一卒   

辄进诸生讲文艺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卒慈孝称

A、尽吾齿(《捕蛇者说》) B、扶苏数谏故(《陈涉世家》) C、一战(《曹刿论战》) D、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卒 入 民 家 取 酒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兵燹后,民死徙者十七八。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5)、文中画线句子描写“军士相戒”有何作用?
举一反三
诗歌鉴赏

【甲】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扬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 , 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飘然有出尘之想。①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A.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B.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以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释】①敬夫:张栻,字敬夫,号南轩,理学宗师,“湖湘学派”代表人物,朱熹好友。②高墉:高墙,城墙 ③晻:昏暗不明。④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⑤汲汲然:焦急迫切的样子。⑥次第:逐一陈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