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沿淮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四月联考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鼓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酒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前。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鼓∶ 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潭中鱼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     清∶

流数十步     南∶

不可状   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可为都邑胜境

A、水陆草木 B、乃记而去 C、何陋 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4)、(甲)(乙)两文①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②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蟋蟀之歌

    晚间散步的时候,柏拉特罗和我都非常熟悉蟋蟀的歌声。

    蟋蟀在黄昏时的第一支歌是犹豫、低沉而粗糙的。他转调了,他向自己学习,跟着,一点一点地升到正确的音高上去,仿佛在寻找切合那个时空的和谐。忽然间,当透明的天空中星星都出来的时候,他的歌声便获得了一种旋律式的甜蜜,像随意摇荡的钟声。

    清新的紫色的凉风来了叉走了,夜的花朵在尽情开放,在天地交会的蓝色田野上,一种圣洁的精华正飘过平原。蟋蟀的歌愈唱愈开心,响彻整个村野,像影子的声音。他再也不犹豫,再也不沉默了,就像把自己流淌出来一样,每一个音符都是另一个的双生兄弟,有一种黑水晶似的血缘关系。

    时光安详地度过。世界上没有战争,工人酣睡着,远处天空的景象到达了他的梦境。在爬山虎丛中,靠着墙边也许有狂恋着的情人,眼神与眼神正互相交融。小块地上盛开的豆花,向城镇吹送着轻柔的芬芳的消息,这种消息,仿佛来自一个无拘无束、心灵开放而感情微妙的青春期少年。青青的麦子,摆动在月光中,迎风而叹息,在早晨两点、三点、四点的时刻,蟋蟀的歌声一度唱得那样悠长,现在却消逝了。

    又唱起来了!啊,那清晨的蟋蟀之歌!我和柏拉特罗冷得发抖,正沿着那条露水凝霜的小径回家睡觉。月正落,红而瞌睡。现在,那歌声正为月色而步履浮荡,为星辉而沉醉欲睡,浪漫、神秘而丰盛。然后是那一大片令人沮丧的云,镶着悲哀的紫蓝色的边,缓缓地把白天从海面上拉上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