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①禹 ②周幽王 ③商鞅 ④李冰
材料一:西周初年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
材料三:康照六年(1667年),朝廷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注:郑成功长子,台湾统治者)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然答复:“不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遂攻取,设府,隶福建。
——摘编自江日升《台湾外记》及《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史记·商君列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商君因被诬告谋反而逃亡。他逃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时,因没有凭证被店主拒绝。不得已,商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材料三:商君治(理)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避讳)强大(有权势的人),赏不私(偏袒)亲近(亲属近臣)……
——《战国策秦策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