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遂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想和做
胡绳
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②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③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④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⑤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⑦一面想,一面做。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⑧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墙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⑨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出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材料一】
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①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②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
③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
④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
⑤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深圳市古村一览表(部分)
古村名称 | 所在地 | 占地面积(公顷) | 主导产业 | 文化特色 |
凤凰古村 | 福永街道凤凰山 | 30 | 文化旅游,是凤凰旅游景区中的历史人文景区。 | 综合性古建筑文化艺术,包括众多雕塑、石刻、木刻和壁画艺术。 |
观澜古城 | 观澜街道新澜社区 | 6 | 文化旅游,宝安、惠阳、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 | 客家特色商业街,文昌古炮楼等,集特色旅游、商业激活、公共活动三位一体 |
大鹏所城 | 大鹏镇 | 11 | 文化旅游,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 | 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存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
南头古城 | 南山区南头天桥北 | 7 | 文化休闲,博物馆,居住小区形成的特色小吃街。 | 岭南古文化街区,现存8条街道,居住着15000多人。 |
(摘自2024年3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材料三】
①深圳湾畔,粤海之滨,一座皎洁如月的多曲面薄壳型建筑——深圳湾文化广场,正与春光一同拔节生长,破“壳”而出,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一片鹅卵石群散落在繁华都市的中心,呈现出一幅原始而壮丽的大地景观,与周围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彰显其独特魅力.
②深圳湾文化广场分为北馆和南馆,北馆为深圳创意设计馆,南馆为深圳科技生活馆。用地面积约5.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该项目在不打破原有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深圳湾公园与城市之间建立自然的连接,最大限度地将空间与文化带给城市和市民。
③深圳湾文化广场,以设计为核心,助力深圳从“生产力时代"走向“创造力时代”,实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创意”的伟大跨越,以海边原石为灵感的城市建筑,起伏的城市绿地,将“远古”与“未来”两个时间尺度并置,呈现出一片原始的超现实的大地景观,一处人文生活交往的场所.摄云石、悬云石等8个石头形状的建筑,如同亘古不变的石群,相互侍靠,矗立于城市之中,成为深圳湾畔的精神标志,诉说着城市的故事,展现着城市的灵魂。
④深圳湾文化广场2025年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具创造力、更加自由开放的市民活动空间和公共艺术公园,也是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示范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文化高地。
(摘自2024年04月03日《深圳特区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