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试卷
同桌小明的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需用器材 | 实验过程及现象 | 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
例:钢尺 | 按住钢尺的一端,拨动另一端,听到声响 |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序号 | 小组 |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r(´103千克/米3) | 圆柱体的质量 m(千克) | 圆柱体的底面积 S(´10-2米2) | 深度h (米) |
1 | 甲 | 0.8 | 0.06 | 0.05 | 0.15 |
2 | 0.8 | 0.12 | 0.06 | 0.25 | |
3 | 0.8 | 0.12 | 0.05 | 0.30 | |
4 | 乙 | 1.0 | 0.12 | 0.06 | 0.20 |
5 | 1.0 | 0.25 | 0.10 | 0.25 | |
6 | 1.0 | 0.30 | 0.10 | 0.30 | |
7 | 丙 | 1.2 | 0.12 | 0.10 | 0.10 |
8 | 1.2 | 0.12 | 0.05 | 0.20 | |
9 | 1.2 | 0.30 | 0.10 | 0.25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或5与6或7与9)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积S和液体密度r相同时,{#blank#}1{#/blank#}。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或7与8)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blank#}2{#/blank#}。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blank#}3{#/blank#}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他们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圆柱体的质量m和底面积S相同,液体密度r越大,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h
越小。
④三个小组的同学对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之后,进一步综合归纳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5与9或3与6或4与8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blank#}4{#/blank#},圆柱体的底部到液面的深度h相同。
b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5与9和3与6和4与8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的圆柱体,{#blank#}5{#/blank#}。
⑤通过上述研究的过程,同学们明白了驳船载重小并且底部设计比较宽大,主要是为了减少{#blank#}6{#/blank#},避免搁浅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 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 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 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 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 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 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 取 10N/kg)
小球编号 |
1 |
2 |
3 |
小球质量(g) |
2 |
5 |
45 |
小球半径(×10﹣3m) |
5 |
5 |
15 |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
16 |
40 |
40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