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1924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
(2)、“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1917-1924年间俄国实践这些主张的具体史实。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1848年)

(3)、“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林觉民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

(4)、“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据下图写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
举一反三

翻开历史画卷,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提到的东西方文明古国?并写出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在爱琴海边思考”的西方思想先哲?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瑞士学者)布克哈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共同的纱幕”指的什么?分析哪一运动的兴起使得“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由于受到17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他们从自然法则出发,强调人的自然权利。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材料四: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理论”诞生的际志,并分析应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一点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的理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