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请回答: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三:“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用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