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享福与吃苦

何仲英

    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

    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

    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

    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有删改)

(1)、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2)、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3)、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举一反三
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回答1-4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三)

    (选文有改动)

阅读杨子的《两代人的矛盾》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②其实,在这“两代人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③在“两代人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④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
⑤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
⑥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成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里面有大境界

刘波

    国字“大”与“小”,好写,易记。但中国人对“大”与“小”的心结,百转千回,纠缠不清。

    造字者给了“大”和“小”不同的身材相貌,赋予了它们迥异的禀性和气质。“大”一出场,便空中一“横”,着实霸道,一撇一捺也颇有气势。“小”却谦逊得多,一“竖”露出十足的顺从,两个点儿,也都是大头朝下,不望高远。

    说来,国人是“好大恶小”的。封建社会,走仕途、吃俸禄的各级官员被称为“大人”,田野劳作、忙碌营生的百姓被叫作“小民”,一大一小,强弱分明、高低立现。那时的“大”与“小”,代表不同阶层地位。“学而优则仕”,也就成了“学而优则贵”“学而优则大”,舍小逐大,人同此心。时至今日,国民求“大”的心结依存,做人要当“大人物”、办事要有“大手笔”、为文要著“大文章”、行武要当“大英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好像唯有这样,方显大丈夫之万丈豪情、志在鸿鹄。

    这种“大”,也与传统和文化有关。一般来说,大,象征着广袤与辽阔,象征着壮丽与强盛。一个人力大,便平添几分勇气,不受欺侮。与“大”相关的词,多含褒奖和喜庆,如大公无私、大义凛然、a________等等,不胜枚举。谁能做到处事大度、举止大方、心怀大量、为人大气,便受人爱戴。个体奋斗追求大成绩、家庭生活讲究大团圆、社会经济寻求大发展、国家民族实现大一统,这些目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此可见,“大”的确包含着众多积极向上的因素和值得追求的价值。

    相反,“小”就不那么受待见了。诸如小肚鸡肠、小人得志、b________这般,不会为人称道。当然,在与“大”的对峙中,“小”也不总是一败涂地。小巧玲珑好于大腹便便、短小精悍强过五大三粗、小心谨慎优于粗心大意。一个产品,小而精胜过大而糙;一个企业,小而强胜过大而弱。在这里,“小”体现出来的是精密细致、严谨周到,少了空而虚的东西。

    “大”与“小”的话题,环顾四周,俯拾皆是,它们与历史相伴,与现实相伴,与生活相伴,与你我相伴。A你有你的“首富梦”,我有我的“小确幸”,人生理想,没有贵贱,但都要通过一步一脚印、一天一积累地实现。B其实,“小”是“大”的基础,能决定“大”的程度。C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品,从小处入手,把细小做精,不愁干不成大事业。D忽视这些,再大再美好的目标,也难实现。而目标虽小不受瞩目,但无数“小目标”的达成,就能走向大目标。

    君不见,“小”的两个点儿不正像一对翅膀?你若奋力一跃,亦能振翅高飞。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0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人类大脑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辩题)假如让全人类大脑实现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正方)说实话,一说到这个技术我就热血沸腾。统计清华大学每年的入学人数和家庭背景,你会发现,越来越少的人出身于贫寒家庭和偏远落后山区,寒门再难出贵子,而知识共享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根据诺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研究表明,当社会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的时候,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这意味着一旦共享知识了,人人变得更博学,贫富差距将会缩小,寒门将出更多的贵子。这个技术真是太好了。

(反方)对方辩友乐得沸腾了,但有人会气得沸腾!因为这一技术会极大地破坏现有的公平格局,抹杀了个人努力。这个技术,让那些没有付出努力的人躺在家里就可以获得知识。设想你寒窗苦读12年,当终于收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广播里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声音:全人类知识共享,清华大学解散了!凭什么呢?更让人觉得不公平的是,这一技术置各种专利于何地呢?发明专利的人发现自己的成果被人半路截胡了,人人都可以灵光一现申请个专利,那研究发明还有什么动力!

(正方)我不同意对方辩友的看法,少努力一点儿有什么不好?就我个人而言,2006年我开始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在此之前,我用了15年去学英语,又用了9年去学计算机,而最后我顶多能听懂一个生僻的网络关键词。如果我7岁就能拥有27岁的知识储备,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样子?普通人穷极一生去学习,恐怕都学不到所有人掌握的所有知识。知识共享,等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再只是一颗星星,而是无穷的宇宙奥秘。“朝闻道,夕死可矣”。全人类大脑知识共享,让我节省了学习时间,更接近真理与宇宙的尽头。

(反方)我看对方辩友确实是走到宇宙的尽头了。大脑共享直接获得知识,显然省略的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样真的好吗?就《西游记》而言,我们都知道这是佛祖安排的九九八十一难,佛祖不可以直接把经书给唐三藏吗?他可以,经书是完全可以共享的,但是取经的路是不可以的。而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啊!我们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活在一个生产知识的速度超越储存它速度的时代,所以我们这个时代考验的恰恰是你从这些知识当中去挑选辨别排序的能力。比匮乏知识更可怕的是,这些辛辛苦苦学了知识的人,发现付出的努力是个笑话,这不是在分享知识而是在毁灭知识!

(节选自2018年11月16日《奇葩说》,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