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本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概况

A

设置进士科

唐朝

进士、明经最重要;B、武举开始;重诗赋

宋朝

重经义;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明清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文体是八股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