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2018-0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A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

再见,玉米   你好,菜(主题)

这个标题构构思巧炒、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B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裝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筒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辨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

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空(引题)

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全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年度好标题的意义。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曰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威胁:别把事办绝了,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2)、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
(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
(4)、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
(5)、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李开复
①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②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呢?
③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例如《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生目标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目标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最终他们都成了最好的自己。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④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甲】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有激情时,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发挥出所有的潜力。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得到成功。
⑤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软件技术的创新。此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   
⑦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制定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能过高或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过自己的期望,可把其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把其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⑧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智者的选择
      ①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丰厚的“年金”。这对于四处奔波、捉襟见肘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福音。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理由是:“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加到我身上的那副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
      ②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选择就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在选择与放弃之间,就能看到一些仁人志士人格之伟大,精神之高尚,胸怀之坦荡,追求目标之宝贵。
      ③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或留得美名,就要做出正确和明智的选择。在中国古典文学《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选择了赴死救孤,舍生取义,程婴选择了立孤报仇,忍辱负重,两个人人格同样伟大,最后也都青史留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选择了自由,放弃了生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著名学者钱钟书选择了寂寞,放弃的是喧嚣与热闹,成就的是他的学问和事业。
      ④回首蛇年的央视春晚,炙手可热的大腕赵本山选择了退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前两年,赵本山因为生病,伤了元气,身体受不了大负荷的工作量。艺术是有规律的,明星底蕴也是有限的,如果硬撑下去,“过度消费”,肯定会掏空自己,江郎才尽。为了有利于推出新人,赵本山的退出正好可以给新人腾位置,加担子,让他们有更多锻炼机会。
      ⑤当然,失败的选择也不少。希腊神话里,派里斯王子选择了美女,放弃了智慧,于是他得到了最美的女子海伦和十年“特洛伊战争”,他自己也死于非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一手遮天,他也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当中国华盛顿,推进共和,施行民主,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二是当拿破仑第二,复辟当皇帝,注定要遗臭万年,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后一条路,结果,只当了83天短命皇帝,在千夫所指中可耻地死去。
      ⑥选择与放弃,就像行车的十字路口,会不时出现在生命的旅途上,等着人们作出决断。能不能作出正确、明智的选择,人生大智慧往往就体现在这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设置密码

孙道荣

      为了防范儿子擅自使用电脑,我们可谓动足了脑筋。将房门锁起来,他总是能想办法找到钥匙;将房门钥匙带走,他竟然冒险从阳台爬进我们的卧室。即使我们都在家,他也会乘你洗澡或者上厕所时,钻个空子,溜进卧室过把电脑瘾。

      无奈,我们将电脑设置了密码。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家的存折密码都是儿子的生日。电脑密码于是也设置为儿子的生日。给电脑上把锁,看他还有什么辙。

      星期天,我们有事出门,留下儿子一个人在家。卧室门开着,省得他又干出什么冒险的事情来,反正电脑有密码保护。

      我们失算了。下午回到家,小东西正埋头电脑前,眼睛玩得发直,连我们开门进屋,也浑然未觉。密码被他破解了。

      我们赶紧修改密码。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必须弄点又好记又让他难以破解的密码。我们决定换成他妈妈的生日来做密码。这小子,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告诉他无数遍,可他就是记不住,这让我们很失落。

      又一次出门,我告诫儿子,不准碰电脑。儿子很乖巧地说,我知道你们换了密码,想上也打不开电脑了啊。我暗自好笑,谅你也解不了,没心没肝的东西,谁让你连爸爸妈妈的生日都记不住?

      晚上回家,儿子果然安静地在做作业,呵呵,密码有效。

      可是,走进书房,我却大吃一惊,几只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就像被贼洗劫过一样,赭红色的户口簿,摊放在显眼的地方,我立即明白了。看来儿子为了破解我们的密码,真是煞费苦心啊。我相信他现在一定已经记住了我和他妈妈的生日,可惜不是因为亲情,而仅仅因为它们可能成为密码。

      伤感,无奈,愤怒。①

      又得改密码了。简单的,对付不了儿子;弄个复杂点的吧,一不留神,连我们自己也会忘记。思来想去,颇伤脑筋。妻子忽然一拍脑袋,有了,用他奶奶名字的全拼,儿子不知道奶奶的名字,更不会想到我们会用他奶奶的名字来设置密码。

      这其实仍然是一个简单的密码,母亲的名字只有九个拼音字母,但是,对儿子来说,这恐怕确实是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密码。

      这次密码修改后,儿子果然一直未能破解。

      电脑安全了。我却高兴不起来。

      儿子不能解开我们的密码,无法擅自打开电脑,这固然是我的初衷,可是,他不能破解,也让我很矛盾,很失望。其实儿子只要对我们这个家,对自己的亲人多关注一点点,我们设置的密码,就都很容易破解的啊。孩子,你很聪明,但你缺少的,是对自己亲人的了解和关爱啊。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儿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钤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C“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儿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就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作者:顾伯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