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xù)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zhuài)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鱼,在璀(cuǐ)璨(càn)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kuì),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zhuài)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xū)你钓住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xū)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填入适当的量词。

水草      一鱼竿

(2)、照样子,写一写。

踪(ABAC式):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②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这句话中把比作
(5)、文中有许多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我找到了这些词:等。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你在文中找到。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五元钱的故事

李丛峰

    5元钱能够干什么?那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4岁的女儿听见了,大声地说可以买两支冰淇淋。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却想起了父亲和5元钱的故事。

    那一年父亲上完小学,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正当他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学年的时候,我爷爷对他说,别上了,在家里割草吧。父亲的梦一下子被打碎了,他整日地哭泣,并拒绝干任何事情。爷爷没有办法,最后说,你自己挣够学费,你就上。

    学费是5元钱,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只是两支冰淇淋的价格,但对30年前的父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爷爷说这句话其实压根儿就没想让父亲去上学。

父亲沉默了好多天。最后他拿起镰刀,第一次向命运挑战。他冒着盛夏的酷热,钻进田间地头给生产队割青草,有时两天下来割的青草捆起来比他人还高,足有100多斤。100斤青草,生产队结算5个工分。那年一个工分大约合5分钱,这样父亲一天最多能挣到0.25元钱,20多天就能挣够5元钱。他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仿佛一个登山者不断地抬头看着距离山顶的路。最后,父亲离自己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割100斤青草,就凑够5元钱了。

    那一天早上父亲起得特别早,他激动地走在田间小道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已身处课堂。那一天特别炎热,但父亲已顾不得了,拼命地割着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最后他感到头昏脑涨,迷迷糊糊举起镰刀一下子割在了自己腿上,血从他的腿上流出,他倒在了地上。等他从病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县一中已开学半个多月了。而爷爷也说,为了给他治腿伤,花了十几块钱,学上不成了。

    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甚至在外求学时,我想喂一喂肚子里的馋虫却说谎要订复习资料进修。父亲从未问我什么,而是东借西借也把钱如数寄来。直到有一天,父亲给我讲了5元钱的故事,我后悔地跑到校外树林里,把头撞到一棵小树上,让疼痛减轻我内心的愧疚。从那时起,在校期间我便再也没有吃过食堂以外的任何食品了。

    我感谢父亲给我讲的故事,让我再告诉我的女儿吧,也许她长大了会说5元钱能做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

    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  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背影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  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之后就是一阵静(密  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静,真静!

    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  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吃吧。”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课外阅读我能行。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____________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打算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_________,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细细打量,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_________。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老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家的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____________,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____________,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_________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就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呑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头,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