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不久,包拯改任监察御史.他提出建议:“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丹,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又请求朝廷重视门下省封驳制度,以及废罢和禁锢贪赃枉法的官吏,选拔地方长官,实行对补荫弟子进行考试的制度。当时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摘取无关紧要的小节来上奏弹劾官吏。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自诩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安,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包拯在朝廷为人冈4强坚毅,责成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看到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摔.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选编自《宋史·包拯传》译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