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下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材料二:(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3)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5)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如图人物是{#blank#}1{#/blank#}。
【历史解释 治国方略】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家统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史料实证 教育事业】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唯物史观 辉耀寰宇】
材料四 史诗巨制《孔子》首次把“圣人孔子”搬上大银幕,并史无前例地脱掉其“文圣”“万世师表”的沉重制服,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让他作为一个“人”而非“神”,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
【家国情怀 我看大师】
材料五 孔子的人生轨迹
孔子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