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开学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材料一:2016年6月21曰,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在北京以“繁华网络经济,建设网络强国”为主题,聚焦“分享、融创、协同、生态”四个关键词, 呈现经济发展“新业态、新动能、新体验”,密集推出25场论坛,大会围绕中外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网络空间安全、国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国要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站设施。

材料二:贵州运用“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一片荒芜中搭建起大数据全产业链雏形。两年时间,阿里巴巴、京东、腾讯、IBM、微软等大数据领军企业纷至沓来,落户贵州。今年一季度,产业规模总量同比增长34.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大数据带动贵州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全行业达到16万人。农业“触网”, 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运营企业入驻贵州省,农村电商网点超过1000家。工业智能化,“工业云”提供260个云应用,企业用户15998家,贵州省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40.5%。服务业涌现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网络新媒体、导航服务等孕育而生。全球第一大无线芯片供应商美国高公司,选择与责州组成世界级的“共同体”,印度IT领域最大的跨国集团抱团组成全球IT行业第一方阵,参与贵州探“云”。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贵州省如何以大数据畜产业引领转型升级?
举一反三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下图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图。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正加快形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的前沿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引发了人们的焦虑。

材料四  2024年1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简称中国信通院)公开发布的《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简称《白皮书》)显示,人工智能 (AI)技术实现飞跃式发展,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是全局性、 系统性和国际性的。给个人带来数据偏见、技术滥用、道德伦理等风险;给企业带来版权侵权、 隐私侵权赔偿、 商业秘密泄露等风险;  “机器换人”可能引发失业,冲击就业市场、危及公共安全等风险; 国家间的技术鸿沟会进一步拉大, 国家间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各国及国际社会现行的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和保护性形成挑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动力澎湃,而算力是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算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不均;部分企业和机构拥有大量算力资源,但实际利用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一些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难以获得足够的算力支持;算力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上升,企业和机构算力投入压力大,影响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算力技术研发滞后,还存在人才培养不足、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

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以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数据事业发展全局,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基座。全国算力网一体化建设是政府为了实现计算资源共享、优化算力配置、提升数据计算效率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通过连接各地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效的国家算力网络,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于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端支持,促进其在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全国算力网一体化建设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