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桂林市阳朔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仿真模拟试卷(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把生态文明创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通过优生态、富文化、壮产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全民共建共管共享。统筹协调要到位,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加强生态立法、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地之间的协作联动。

2016年8月,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截至2017 年10月,三个试验区在推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实践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要总结凝练实验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并在全国加以推广。201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
(2)、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的积极作用,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列举出两条理由以说明材料中“优生态、富文化、壮产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的合理性。
举一反三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材料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材料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A校为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