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练习(二)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政府部门人员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央部门每年“三公”经费的预决算必须向社会公布。

2012年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情况时表示:为取信于民,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和问责。对于非因法定事由拒不公开或者不正确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于在“三公”经费中,明显超出必要限度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假公济私的,要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1)、“三公”经费属于财政支出的哪部分内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三公”经费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开。

(2)、“三公”经费的公开有何政治意义?并请你指出材料中涉及了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哪些监督形式。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此后40多年再没有变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国务院办公厅和司法部前期开展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调适性修改,并征求部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修订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再次审议。2024年2月19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24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人与自然不是单方面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如果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 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必将书写出更加华彩的新篇章。

◇绿色发展制度护航

◇美丽中国 共同建设

一时兴起,弹弓打鸟;垂涎野味,捕鸟食用;为赚流量,直播“打野”……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为一己私欲非法猎鸟,反而可能自成“笼中鸟”。

2023年8月,四名男子使用气枪猎杀2只稀奇的白色“大鸟”后,因被周边村民发现匆 忙逃离现场。9月1日,当地市公安分局决定对该案立案侦查。经鉴定,被猎杀的白色“大 鸟”系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 态。2只东方白鹳评估价值为20万元。其后,当地市区人民检察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 动物罪对四人提起公诉。当地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对此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当庭以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判处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3个月至4年不等,并处罚金 5万元至3万元不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