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

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时器皿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利用酵母菌分解
(2)、密封器皿是使器皿中缺少,在此条件下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
(3)、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速度加快。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是什么气体?
(5)、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
举一反三

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环境中;

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如下:

时间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mg/kg)

未加热时

加热煮沸后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blank#}1{#/blank#} ,它与莲花菜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lank#}2{#/blank#} .

(2)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blank#}3{#/blank#} .

(3)孙悟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了1号坛与2号坛内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见右上图),请你在表中补画出3号坛的变化曲线{#blank#}4{#/blank#} .

(4)根据曲线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①{#blank#}5{#/blank#} 

②{#blank#}6{#/blank#} 

(5)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blank#}7{#/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