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沂水县沂新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释】①赢:提,背。②景:同“影”,像影子一样。③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1)、对下面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大雨(恰逢、遇到) B、陈胜、吴广喜,鬼(思索、考虑) C、怪之矣(以为) D、揭竿旗(当做)
(2)、选出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吴广为然 B、项燕为楚将,有功              夹岸百步,中无杂树 C、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      孤不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甲文中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乙文“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表现了陈胜所取得的胜利。 D、甲文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段侧重写陈胜起义的原因和陈胜、吴广策划的经过。 B、乙段侧重写陈胜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C、甲乙两文充分表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能。 D、《陈涉世家》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实质,就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5)、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②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6)、你对甲乙两文中陈胜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应县木塔为什么不怕地震
                                                                                                         高育红
         ①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它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200多年之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20世纪初军阀混战的时候,木塔曾被200多发炮弹击中,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外,别无损伤。
        ②应县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抗震能力,其奥妙在于其独特的木结构设计。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木材是一种质量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又普遍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减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
        ③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级的建筑在梁架和屋顶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中国古代建筑台基坚固,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小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优雅的大屋顶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形成大屋顶需要复杂的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④斗拱是由若干斗形的的木块和方形的短枋木相互交接组合而成的构件,用在柱头或额枋之上,起着承担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屋顶和柱之间的若干组内外檐斗拱像弹簧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的破坏程度。
       ⑤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设施,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连接的构建的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了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课外阅读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A.____二报更。盖山中真率漏①声也。余忆曩②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③。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可谓山史实录。(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④,舳舻相接⑤,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B.____二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⑥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龚炜《巢林笔谈》)

【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⑦于昏黑中寻得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C.____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⑦圉(yǔ)人:养马的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