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迈向2025,大国呼唤工匠精神。材料一: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因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他一直坚守。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材料二: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上。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居全球首位,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他们长寿的秘诀就在于秉承着更严谨的“工匠精神”治理企业。反观中国,在“差不多”理念的侵蚀下,企业不断更新迭代,百年企业都为数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