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9: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开幕

顺应“互联网+”的新形势,传统文化企业正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竞争力,实现升级发展。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造者的努力 C、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供多样风格文化产品 D、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速成一定遗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文化传承与发展 措施类

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作为“中国音乐历史活化石”和闽南文化的瑰宝,泉州南音绵延千年历史。

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十年来,泉州大力推动南音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交流互鉴,南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为保障南音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泉州市逐年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年均投入700多万;组织专家对南音遗产全面“盘点”造册登记,实施“泉州南音记录工程”,全面系统录存古曲;通过创办泉州南音记录网站,开发数字化智能曲谱,创办南音新剧目等方式,大力推广南音创新发展;推进南音进课堂,实现南音在泉州大、中、小学各个层次传播普及;先后举办十三届南音国际大会唱,组团参加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大会唱。如今,南音成为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的保留项目,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有人认为,在保留传承南音基本特色的同时,应使其充分和市场及迅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对接,加强南音的开发势在必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申遗成功十年来泉州大力推动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