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 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在废品站的园一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1二识丁香花→2三二识丁香花。
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②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兰 花
①小兰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三楼的高奶奶。
②高奶奶一把拽住她:“快上楼帮我劝劝你高爷爷吧,又耍老顽童脾气,跟我闹绝食了!”高爷爷端坐在藤椅上,穿着那件打着补丁的布大褂,戴着用棉线绑着镜架的老花镜。
这句是对高爷爷的外貌描写,布大褂打过补丁,老花镜的镜架用棉线固定着,写出了高爷爷生活节俭。 |
③“爷爷,我陪你吃。你要不吃,我今天就不去学校了!”“兰兰不去学校怎么行?”高爷爷叹口气,“好,吃,吃……”
④高奶奶噙着泪花告诉小兰,高爷爷得了老年性白内障,实际上完全失明了!上两个月,他从花贩子手里买了一盆兰花。那贩子花言巧语,哄骗他说是培育出来的开重瓣花的新品种。老头子没见过,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捧了回来。养了两个多月,摸不到花骨朵,闻不到花香味。原来那只是一盆普通的观赏花春兰。
⑤高奶奶实言相告,老头子不肯服输,凭我的眼光,会看错吗?高奶奶急了,“白内障都叫你失明了,还装模作样以为我不知道。告诉你,我已写信给儿子了!”高爷爷大发雷霆,宁可死,也不让眼珠子挨刀!
⑥原来,高爷爷当年参加新四军,给团政委当通讯员。政委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关心他,教他认字念书,教他识别山里的各种花草。政委特别喜欢兰花,经常教导他做人要像兰花一样高洁。
⑦一次战斗中,为掩护高爷爷躲避敌人炮弹,政委扑倒在他身上,结果头部负伤,眼球凸在外面。为保性命,军医决定忍痛摘除政委负伤的眼球。那时没有麻药可用,政委痛得撕心裂肺般喊叫。高爷爷目睹了这一残酷的手术,心里留下了阴影。更不幸的是手术后因为没有消炎药,政委终因感染发炎而牺牲。从此,高爷爷再不愿意看医生。
⑧吴小兰不忍心眼看着高爷爷成天生活在黑暗里啊!她想起了在杭州人民医院工作的舅舅。舅舅说要先去他病人朋友那找一味“药”。那人名叫王润奇,兰花大王,院里放置了几百盆各类品种的珍贵兰花。舅舅向他求援一盆开重瓣花的兰花。王润奇捧出一盆箭苞挺拔、叶镶白边的珍贵的银边大贡。
⑨舅舅把手伸进口袋,心想这盆花少说也值五六百元,如果照原价给,他肯定不要,要不给个成本费,聊表聊表意思。舅舅从口袋里掏出了200元递了过去。打架似的劝王润奇收了钱。
这是舅舅的内心独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⑨小兰催舅舅赶快回去给高爷爷看病。可舅舅却说:“不成,还需觅另一味重要的‘药’呢!”舅舅在历史档案馆里“泡”了三天,又乘车去了一趟合肥市。舅舅领来一位50岁上下、方脸浓眉的先生,带着他去见了高爷爷,“听小兰讲您爱养兰花,刚巧,我有个病人朋友是兰花大王,送了我一盆开重瓣的银边大贡。我没时间侍候,转送给您吧!”小兰捧上兰花,高爷爷很激动,用手指轻抚箭苞 , 又凑上鼻子嗅嗅 , 呐呐地说:“这么名贵的花,我怎好接受!”舅舅说:“没要我花钱,您只管收下!不过,您的眼睛看得清这种神品的花吗?”高爷爷一愣:“看得清,看得清。”“不,您的白内障已经长老了,怎骗得我这个医生!没关系,只需要动一次小手术,您就会重见光明的!”高爷爷把花盆往前一推:“莫跟我提开刀的事。我宁可永远不看兰花!”糟糕,这味“药”无效!
⑩舅舅不动声色,仍然把握十足地说:“兰花您可以不看,有个人您一定想见!”“我谁也不想见!”这时方脸先生扑上前楼住高爷爷:“高大伯,我是小天啊!”跟他爸一样,一口浓重的合肥口音。“我找得你好苦啊!唉,我现在看不见、看不见啊!”方脸先生安慰说:“大伯,去鼓楼医院开刀吧,保证你丝毫不受痛苦!”高爷爷这回点头了!哟,这味“药”真有奇效!
⑪高爷爷割除白内障的手术非常成功。高爷爷恢复了视力,睁开眼睛第一句就问:“小天在哪儿?”舅舅指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站在高爷爷面前的方脸先生说:“就站在您面前呀!您的手术,就是天啸同志主的刀!”高爷爷泪眼婆娑,拉住天啸的手:“▲”
⑫小兰递过银边大贡:“爷爷,你看这花开得多美多香!”
⑬灿烂的阳光正从银边大贡细长的叶片间射下来,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盈盈闪闪。高爷爷无限感慨:“美!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