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和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⑥但是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

    ⑦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⑧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他坦言,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

    ⑨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正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所说:“匾额的缺失,使它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因此,匾额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选自2017年2月8日《光明日报》,作者:李韵,有删改)

(1)、如何理解匾额“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2)、文章第①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太和殿”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了解了匾额的相关文化和知识,请你为自己的书房拟写匾文(4~6字),并简单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①一个同事,用着20年前大学时期破烂不堪的雨伞,冬天也穿着常被人嘲笑的地摊上买的便宜羽绒服,相对他不低的收入,他是节俭呢还是吝啬?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江苏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大学生,而且身体有一些残疾,童年吃了很多的苦,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在他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你会说他是节俭还是吝啬呢?节俭与吝啬虽然两词褒贬截然不同,然而其间的界限却真是不易把握的。

    ②人对价值或者行为的认知来自周围环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接纳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同学就是一个大环境,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就像我的那个同事,他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虽然他坚定地秉持了自己的原则。而一些人对“节约之星”之类的榜样或者模范作用的抵触,才是在一个社会奉行节约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③其实调节个人与整个环境(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很简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俭,如何把这种观念让个人真正地接受与执行。

    ④首要原则是“和谐”。和谐意味着不与环境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以有一些漂亮的,可以穿很久的衣服,用不着总是衣着破旧以彰显自己的节俭;也不用过分痴迷易变的时尚或者名牌。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与他人的共识,一种默契,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任何时代都有穷奢极欲的人,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追求浪费,并把这种炫耀式追求和个人的财富地位相联系时,这个社会便存在问题!“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俭”的问题,这也是建立大众节俭意识的过程。

    ⑤而如何完善地建立“节约”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细化的庞大事业,需要点点滴滴的行动,简单的口号与教条化教育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2005年夏天,6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非常细节化的行动,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当人们从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环保与节约意识中懂得这个道理时,行动起来就快捷有效了。2006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也是这种细化的教育活动。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同事的新居,看到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问起他,他才解释说是把洗衣机的排水存下来可以冲厕所用。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个并不张扬的人竟有这样很细节化的节约意识,从那之后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我相信只有在很小的事情上真正形成了一种普遍意识时,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了。

    ⑥回到“节俭还是吝啬?”当人们认为你怎样的时候,那就是怎样,这就是公共意识!如果进一步,如何让人们认为我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呢?说大呢,那是社会的事情,老百姓呢,毕竟省了不少钱啊(还不会被人们背后说是吝啬鬼),这才是“节约型社会”对普通个人的真正好处。大有大的思想、计划和考虑,小有小的算盘和实际生活,让节约的观念和行动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像春雨般地“润物细无声”,才是最实际和最现实的做法。而要不要“节约之星”的漂亮帽子,就变得不甚重要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政府,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

刘亮程

    我用一个下午,观察老鼠洞穴。我坐在一蓬白草下面,离鼠洞约二十米远。这是老鼠允许我接近的最近距离。再逼近半步,老鼠便会仓皇逃进洞穴,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老鼠洞筑在地头一个土包上,有七八个洞口。不知老鼠凭什么选择了这个较高的地势。也许是在洞穴被水淹了多少次后,知道了把洞筑在高处。但这个高它是怎样确定的?靠老鼠的寸光之目,是怎样对一片大地域的地势作高低判断的?

    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这个蜂窝状的鼠洞里住着大约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杂渣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

    有几次我扛着锨过去,忍不住想挖开老鼠的洞看看里面到底贮藏了多少麦子。但我还是没有下手。

    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贮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质被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

    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分工,不知这种分工和内部管理是怎样完成的。在一群匆忙的老鼠中,哪一个是它们的王,我不认识。我观察了一下午,也没有发现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

    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它才反应过来,一骨碌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稀稀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疼的样子。

    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厮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

    我终生都不会走进老鼠深深的洞穴,像个客人,打量它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老鼠应该有这样的好收成。这也是老鼠的土地。

    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儿和草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儿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味口,老鼠吃着它的胃舒不舒服。

    这些匆忙的抢收者,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

    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

    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觉到。

    它们和村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而我们,几乎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也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注】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被誉为“乡村哲学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①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②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③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④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⑤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⑥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⑦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⑧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⑨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⑩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莲花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⑪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⑫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⑬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⑭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⑮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大柱去哪儿了

张军霞

    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

    路口有家牛肉面馆,雪白的墙壁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字:“李大柱去哪儿了?”

    偶然,顾客中正好有人叫李大柱的,就会半开玩笑地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服务员会反问:“你真的叫李大柱?”顾客就较了真,掏出身份证,往桌子上一拍:“绝无假冒!”

    服务员见状,就会毫不含糊地说:“好,今天您在我们店里吃饭,免单!”正当顾客不知所以时,牛肉馆的老板,胖胖的王师傅,就会笑眯眯地迎上来:“欢迎您光临!今年不是最流行‘去哪儿了’吗?时间去哪儿了,爱情去哪儿了,我们小店也跟着时尚一把。不过,凡是名字叫李大柱的人来吃饭一律免费,这可是我这里的老规矩了。”

    说话间,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已经上桌,还搭配着精美的小菜,名字叫李大柱的顾客继续追问:“这规矩真奇怪,为什么呀?”老王一笑:“说来话长呀!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骑着三轮车去买菜,走到路口,忽然有辆摩托车冲过来,我摔倒在地上,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骑摩托车的人却一下子跑远了。我疼痛难忍,连连呼救,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很多,可他们谁也不肯停。就在我快要昏过去时,有位开着货车的小伙子,快速跑过来,他扶起我,还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我被送到了医院,等我清醒过来时,小伙子却就没了踪影。我问遍了所有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只记得,有一个人和小伙子一起来的,他们只听到同伴叫他‘李大柱’……出院之后,我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找到好心人李大柱,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无法报答这份恩情,让我十分过意不去。一次偶然,我想到这个主意,就是凡是来店里吃饭的顾客,只要名字叫李大柱,我就不收费。我想,也许总有一天,我会遇到真正的恩人,向他当面说一声谢谢……”

    老王的故事讲完了,顾客在恍然大悟之余,往往也会竖起拇指称赞他的创意。慢慢地,很多来老顾客都熟悉了这个故事,他们时常问老王:“找到李大柱了吗?”

    一天晚上,面馆打烊了,服务员在收拾餐桌时,发现了一个装着线的纸袋,还有一封信,上面这样写着:“老王你好,一年多以来,我时常到你的面馆吃饭,每次看到墙上面的字,内心都很煎熬。本来,我在老家当快递员,一天上班时,忽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说父亲突发心脏病,我在赶往医院的途中,撞倒了一位刚刚走出菜市场的老大妈,由于恐慌,我没有停留。等到父亲痊愈出院,我脑海里始终忘不了撞人的那一幕。最终,我逃离家乡来这里打工,偶然在你的面馆里听到了李大柱的故事。我又来过很多次,却始终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也叫李大柱。现在,我决心回老家去弥补欠下的良心债,在离开之前,我想留下这些钱,就算为今后在这里吃饭的李大柱们买单吧!”

    老王看完信,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粉笔,郑重地将墙上的字又描写了一遍。

    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