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任的距离最短

樊富庄

    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马戏,看见那些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抓住对方送过来的秋千,万无一失,我真是佩服极了。“他们不害怕吗?”我问父亲,“他们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对方靠得住。”最疼爱我的父亲转过头来轻声说。

    ②是的,生命中不容出错,彼此都必须顾及对方的安全。我们生活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和水。我们如果不信任别人,对人便无法诚恳;我们如果戴着面具,不能真诚对人,试想那会有多么拘束和难受。一天到晚都提防着别人,会害得我们心神疲惫。要想受人尊敬和爱戴,你就得先信任别人。有了信任,才会有爱。信任是爱的前提。

    ③心理学家说:我们不但可以防护别人,而且在许多方面也会影响别人。信任或防范,能铸就别人的性格。如果和信任我们的人相处,我们会放心自在。

    ④记得有个故事,英国南部有一监狱,狱长的太太差不多每天都到监狱里去。犯人活动的时候,她的孩子往往和他们一起玩,她也和犯人交谈。别人总是提醒她提防点儿,她说她并不怕,也不担心。

    ⑤因为她信任那些犯人,她所表现出的一切言行都是真诚而又善意的,犯人们喜欢她,他们可以与她平等地交谈、说笑,心与心是畅通的,没有什么隔膜,他们相处得很好。当有一天她突然病故后,消息立即传遍了监狱,犯人们都聚集在大门口表示哀悼。看守长看见那些犯人默默无语难过的样子,便把狱门敞开。从早到晚,犯人们都排着长队到停放遗体的地方去向她作最后的告别。他们的四周并无高墙、电网,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逃跑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告别之后,他们都回到了监狱里。这就是犯人们对这位老太太表示出的敬爱,因为她在世时曾经信任他们。时至今日想起这个故事,我依然被这个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信任的力量,也是信任的魅力所在。

    ⑥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的信任,而彼此相处得融洽与否,全靠信任的程度。老师要是能使落后的学生相信他对他们满怀好意,那么,他的教育就成功了。精神病专家往往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劝导精神错乱的病人信任他们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动手治疗。人对人必须怀有好感,彼此信任,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才不至于过得缺少生机和快乐。信任是快乐的源泉。

    ⑦那么。我们为什么这样难以互相信任呢?这是因为我们害怕,害怕上当受骗、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或嘲笑,于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交往中戴着面具,虚假的亲热、用心的设防、无缘的猜疑、盲目的算计、糊涂的封闭。

    ⑧信任别人的人,日常待人接物是与众不同的。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人形容他所认识的一个女人:“她见到人便伸出两只手来迎接,仿佛是在说:‘我从内心深处信任你!和你在一起,我就觉得非常高兴!’而当你离开她的时候,也会感到心里非常愉快,甚至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⑨不相信别人,就很难做成大事。你发出了怎样的信息,就得到怎样的回报。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真情付出,心灵交会。所以,心与心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信任。换言之,心与心之间最大的距离就是不信任。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父亲带我去看马戏”这件事?
(3)、文章④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如何看待“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为人处世观呢?
(5)、结合本文第②第⑨两段,请用精炼的语言写出你对“信任”含义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信仰之光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明,与世界相拥

 苏北

       走出去!中国人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人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匆忙。

       国外留学的,从读研到读本,又见高中国际班倍受青睐,低龄化已是挡不住的潮流;观光旅游的,从周边到欧美,热浪滚滚,生活在别处,俨然已成一种全民的时尚;投资兴业的,纷纷出海,产业转移、海外扩张正推涌出崭新的转型景观。

       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

       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发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向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

       或许是因为与世界太久的隔膜,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便什么都很落后。其实,这是一种率意轻狂的误读。如非洲。当我们在保护区内面对着河马狮子大吼大叫乱扔杂物之际,当我们在旅行途中四处搜寻象牙或犀牛角之时,看看当地人对丰饶的自然资源的悉心保护,对自由的野生动物的亲切尊重,我们当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启迪。一些人单方面地认定去海外旅游消费就是对对方的投入甚至奉献。其实,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虚妄。泰国清迈市民就曾有对中国游客的拒绝:这里不欢迎粗俗。吵吵闹闹,拒绝排队,随地吐痰,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也让其他高端游览望而却步。一些人想当然地认定鼓足了钱包炫耀着名牌就涨了身价添了牛气。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情结的翻版。我们一再地看到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欧美奢侈品店一掷千金,大肆抢购,留下的却往往是“土豪金”“暴发户”的醒目标签。

       短短的30多年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

       每一个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落地生根,去开疆拓土?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我们有自己的商业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传家宝。商店没有关门打烊的时候,老板没有周末假日的休闲。入乡不能随俗,在外国朋友心里,你这是非正常生活;在竞争对手眼中,你就是不正当竞争。我们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高效。海外企业因此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其实,这更多是个文化适应问题。人家的劳动保障,你难道不该遵守?人家的就业生计,你难道不该考虑?我们有自己的经营模式: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习惯于和政府官员私下公关赢得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依赖行政力量摆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个办法到国外未必管用。而且,很容易遭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的非议和抵制。

       须知,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还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族群文化、宗教习俗和行事规则。企业创造的不仅是利润,而且是价值。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更宝贵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服务,丰富生活内涵。企业立足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社会。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究竟感知多少那里的民间生活,了解多少民众的发展需求?企业来自社会,也当回馈社会。对于中国企业,它是必须建立的新一种社企关系,也是必须衡量的新一条文明准绳。

       每一步中国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世界?

       中国力量的崛起,其底蕴,应是中国文明的崛起。能不能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必须直面的历史性挑战。显然,我们仅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品牌是不够的,更应有造福人类的中国价值的创造,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其凝练的表达。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的诠释中寻找文化认同,从现实的挑战中重塑精神标识,从未来的憧憬中提升人类价值,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去激活、去焕发内在的生命力量,这是其复兴和转型的正确路径。

       民族精神的张扬,其根基,应是主体意识的生长。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远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去承载,去践行,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德性的进步。无数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在另一方土地上经历着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心头都永远萦绕着对中国文明的守望,和对中国梦想的追寻。正是在这守望和追寻中,他们把一粒粒友好的种子播撒进当地人的心田。

       开放,是撬动中国改革坚实的支点,是倒逼中国发展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这撬动和倒逼,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释放着它绵绵不绝的自信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增值着人类共同、共通、共荣的存在意义和文明价值。

       中华文明的振兴,恰在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同行,与世界相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②但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③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此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④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⑤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⑥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⑦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败。

    ⑧要想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要对错误有合理的分析之外,还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⑨项羽的对手刘邦,和项羽交手,从来没有打胜过。最惨的时候,他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全都被项羽抓起来了,项羽还威胁说,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当饭吃。对此,刘邦的反应是,我们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如果你要煮你爸,你就送一碗给我吃。

    ⑩虽然刘邦的话有点耍无赖的意思,但正是他永不放弃的勇气才让他在一次次大败之后又站了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代强汉的开国皇帝。

    ⑪所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并不是让否定这句名句,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对于这句话没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运用,很可能会让这句话成为逃避失败的借口,成为一块不敢正视失败的挡箭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在点滴中教化养成

①前几日,乘地铁去上班,正值早高峰,有很多人排队候车。地铁到站,车门刚刚打开,大家都很有秩序地等车内的人先下,然后再上车。可是,正当一位大爷准备下车时,一位打扮入时的年轻女士着急忙慌地突然冲进车厢,差点把老人撞倒。她没有表示任何歉意,便赶紧找了一个空位心安理得地坐下了。

②乘坐公共交通,先下后上是基本常识。可是这位女士只顾自己,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既让自己出了丑,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这样“不拘小节”的人不在少数,像本期读者来信中列举的种种行为也是如此:有顾客吃自助餐大量浪费却不听劝告,在公共场所衣着暴露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儿,却能反映个人教养和国民素质所暴露出的问题。教养往往就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丢分的。

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有失教养的行为为何还是屡屡发生?我们应该反躬自省。

④从缺乏教养的诸多表现来看,基本上都是不重视细节问题,总认为无伤大雅、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这是“标新立异”,是“坚持自我”。当然,每个人都有表达个性的权利,但应该以不破坏最起码的公共礼仪规范为前提,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要体现个人的风度品位、修养情操。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穿衣整洁得体,凡此种种,虽是小事,但都是个人教养的最好展现。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才能转化为一点一滴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诚于中者形于外”便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重礼仪讲文明的习惯养成,只靠个体的道德自律和行动自觉是不够的,还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最基础的行为准则和公共规范。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草坪上“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的标志牌,虽然还有极少数人为了图方便,视而不见地践踏,但大多数人都能以此为戒,自觉遵守。行人留下的脚印少了,得益于这种善意的引导提醒,而且越来越多的草坪上已经无需立牌,人们也会主动绕行。近年来,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抽烟、酒驾等现象,随着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也有明显好转。

⑥可见,教养是从细节中、从点点滴滴中教化养成的。教养培育和庄稼灌溉的道理一样,大水漫灌虽能疏解一时之旱,但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滴灌”可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修正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耐心细致地“滴灌”,久久为功,方能浸润社会肌理,教化世道人心。

⑦《论语》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养如何培育?餐桌上的一碗一筷,谈笑间的一言一行,细节处的每一次改观,都是塑造有教养的现代公民的必修课。

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小题。

①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名著缩印本”,据说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它只保留故事框架和主题,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

②要知道,一本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只是因为它的主题,更在于围绕这个主题,它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比如,傅雷在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时候,已经把主题“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人们还是热衷于读这部名著。又比如《水浒传》能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只因为它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更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品读细节才能感受名著的魅力。

③这样看来,那些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是对读者的欺骗。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只保留一个主题,孩子们就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④其实,阅读就像一段旅程,随着年龄的槽长,亲近文字慢慢会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品读细节才能和书中人物的心灵产生共鸣,映照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倍感踏实。

⑤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读《战国策》,当唐雎拔剑而起的时候,你可以读到英勇无畏的自己;读《老人与海》,当老人紧紧拽住大鱼不放手的时候,你会读到永不言弃的自己;读《草房子》,当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找鸭子的时候,你可以读到逐渐变得坚强的自己……

⑥当你读书时,你会发现焦虑的心平息下来了。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⑦因此,当你再次捧读名著时,请记住:读书终是在细节中读自己。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如果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蚕……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绮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质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

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