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车站,年轻人就盯上了那个中年男人,一开始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但想了半天,确定是不认识的。然后,是中年男人那个鼓囊囊的包,一身挺不错的装束,吸引住了年轻人。特别是中年男人在车站旁的报刊亭买报纸时,从上衣内口袋掏出一个同样鼓囊囊的钱包,年轻人偷眼看到,厚厚的一沓火红的人民币。那抹红花了年轻人的眼。

    ②公交车停下时,一群等候已久的乘客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上了汽车,中年男人也跟着上,年轻人跟在最后。年轻人不坐那车,他看中的是男人的钱包。

    ③车上已经没座了,中年男人站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一手拉着座椅的后把手,一手拎着包,视线看向窗外。年轻人不动声色地站到了中年人的身旁,车上的人确实是有些多,在一推一搡之间,将年轻人推到了中年男人身边。趁着没人注意,年轻人的手轻轻一伸,已伸至中年男人身上,悄悄地把那鼓囊囊的钱包给“拿”了出来。猎物到手,年轻人想的是赶紧从人群中穿过,到达车门,等待下一站时,车门打开,悄悄地溜下去。

    ④巧合的是,在那一刻,中年男人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老马,是我老赵啊,我让你帮我打给山区孩子的钱,打过去了吗?

    ⑤年轻人听了这话,心头微微一动,迈出去的脚,不由停顿了下来。

    ⑥中年男人的电话声音很大,还能听到那边男人的声音,说,老赵啊,我还没打呢,你上次给我的那张清单上,可不少孩子呢,我数一下啊,一二三四五……一共10个,对吗?

    ⑦中年男人又说,对,对,就是那10个孩子……

    ⑧那边男人说,老赵,那可不少钱呢,一个人一学期1000块,10个人就是10000块啊,你这么些年一直无私地资助他们,值得吗?

    ⑨中年男人笑了,说,当然值了,你忘记了,我们上次去山区,看到的那些孤苦的孩子们,眼中所流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⑩那边男人说,老赵,大道理我都懂,可是……毕竟这钱不是小数啊,而且靠你这么点微薄之力,又能帮上多少呢?

    ⑪中年男人说,老马,确实我也帮不了太多,但你想啊,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是多苦,缺吃少喝,本来还想着读个大学,可没钱啊。没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去上,要是当时有人资助下咱们,那改变的就是我们整个人生啊……

    ⑫中年男人说的挺坦荡的。

    ⑬年轻人的心却是平静不下来,老赵,老赵……年轻人嘴角默念了几句,像是有些恍然似的。年轻人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⑭靠在一根杆子处,年轻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还有一张皱巴巴的纸。年轻人一只手托着纸,一只手拿着笔,在纸上写下什么,郑重其事的样子。

    ⑮车子走走停停,已经好几站了。坐车的人,比起刚才似乎是更多了几个。车子在一个颠簸摇晃之时,年轻人的身子猛地撞了中年男人一下,中年男人一惊,警觉了一下,用打电话的手碰了放钱包的上衣口袋,鼓囊囊的,还在。

    ⑯有一个站头到了,年轻人随着下车的人流往后车门走。下车的瞬间,年轻人转过头,很认真的看了中年男人一眼。

    ⑰几年前,年轻人也是中年男人资助的学生之一,因为家庭变故,年轻人终是放弃了学业,一头栽进了社会的泥潭。

    ⑱中年男人掏出钱包,看到了里面塞的一张纸条,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对不起。中年男人很欣慰的点了下头。其实中年男人早就认出了年轻人,那个电话,中年男人是打给年轻人听的,在年轻人拿去他钱包时,他就已发觉。中年男人渡过年轻人一次,这次是渡了一个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⑲马路边,公交车已慢慢远去,对着车子离去的方向,年轻人很认真的鞠了三个躬。

(1)、根据文中年轻人的行为,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简洁的词语。

看中钱包——————认真鞠躬

(2)、文中划线句子对年轻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3)、请找出文中插叙部分,并说说其作用。
(4)、第18段写到“其实中年男人早就认出了年轻人”,细读前文,说说哪些地方暗示中年男人与年轻人认识。
(5)、结合全文,理解“中年男人渡过年轻人一次,这次是渡了一个浪子回头洗心革面”一句中两个“渡”的不同含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惹乌鸦

陈庚

    有人认为鸟类的大脑根本没有容量可以用于思考,但实验证明,鸟类会思考,很有心计,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认知学教授妮可•克莱顿发现西丛鸦的鸟经常会从学生的饭盒里盗取食物,还偷偷地藏起来。而且通常很快又回到这些藏匿点,重新转移赃物。“它们做过贼,于是就疑心别的鸟也是贼”。更有趣的是它们藏匿食物时,如果当时有别的鸟在场,它会趁那些鸟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把嘴插进地里欺骗对方。可见,“聪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耍心眼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而最聪明的动物往往是社会性动物,它们要与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动物、人类斗智并生存,竞争并发展,形成了适应环境需要的类似于社会中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习性和智力。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做过一个实验,在校园里捉了一些乌鸦,做上标记,加以称量,再把它们放走。之后他们发现,那些被放走的乌鸦在校园里一见到他们,就会冲着他们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扑打他们。即便离开一段时间再回来,那些乌鸦仍然记得他们。所以,千万别惹乌鸦。

    不仅如此,人类对动物智力生活的研究表明,动物与人类分享智力的许多方面。

    在塞内加尔大草原上,黑猩猩用牙齿啃咬木棍制造出“飞镰”捕杀小动物。瑞典动物园一只黑猩猩,每天早上收集笼子外的石头,等吵闹的游客到了,就拿它当武器攻击他们。日本东京大学一只7岁

    黑猩猩能在眨眼间识别并记忆电脑屏幕上闪过的数字的位置。《时代》

    杂志不久前有一期刊出一则封面故事,讲一只倭黑猩猩,自出生起就被当成人类小孩一样抚养长大,拥有384个单词,具有语言理解能力。采访时,他与记者边喝咖啡边聊天,显示了迷人的风度。

    然而。在制造工具方面,乌鸦比黑猩猩还复杂精细,比如南太平洋岛上的乌鸦,最喜爱的虫子生活在极窄的岩石缝里,它们便衔来一片尖尖的树叶,再用它的啮和爪子组成一个原始的钩子,将美餐钓上来。

    就长期记忆而言,一些鸟类更加惊人。北美星鸦能在方圆12平方英里数百个地点储存3万多颗种子,并且在285天之后仍然记得,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灵长类动物可以与之媲美。

    乌鸦的智商令人叹为观止。在英国,一只秃鼻鸦用冒烟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们翅膀下的虫子给熏了出来。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几千年后,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事先没有做任何训练,一只秃鼻鸦气定神闲的挑了一块石头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处。我们不得不说它们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在日本,乌鸦们发明了一种绝妙的吃果仁的办法:把坚果丢到车道上后飞到一边等汽车开过,等红灯亮时,他们在飞到马路中央安全的衔走那些被车碾碎了的果仁。

    或许这并不奇怪,2004年克莱顿纤细比较了乌鸦与黑猩猩的大脑,并得出结论:两者大脑与身体比例相当,智力上足以比肩。

    可见,人类与动物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属于人类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动物也有。

    人类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毕竟我们有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样的,一样拥有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一直被认为是智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只不过小一点。即使海豚、大象、沟、老鼠这些不哺乳类动物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认知能力时,人们也不至于太惊讶,毕竟他们的大脑与人类有相似之处。但鸟类的大脑却是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丛状结构,没有人类那种层层叠叠的大脑皮质,却有这样高的智力,其中深藏奥秘。2.8亿年前,鸟类与猿类的进化就已经分道扬镳,两者的大脑结构完全不同,却各自独立进化出了相似的高级认知能力。比如使用工具、想想他者思维的能力等。这推翻了传统的智力进化论﹣智力进化的终极是人类的大脑皮层。生命之树上,智力的构建单位很可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枝干上长出了不同的形状。

    今天人类统治地球也许只是一次进化的偶然,我们可以做另一种假想:我们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由乌鸦统治的星球里,而人类知识鸟类主人的聪明玩偶。

阅读《插座面板安装误区》,回答下列问题。

插座面板安装误区

    ①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视、电脑、家电,差不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用到电器,用到电,那么开关插座就是每家都不会缺少的一件产品。安装插座也是有方法的,安装时不要走入误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②多个电器共用同一插座。专家表示,这种做法会使电器超负荷运行,从而引起火灾。空调、洗衣机、抽油烟机等大功率电器最好使用独立的插座。一般来说,卧室里最好安装4组插座,客厅每2.5平方米一组,厨房每1.2平方米一组。

③插座位置过低。很多家庭在安装开关插座时,觉得太高有碍美观,会装在较低的隐蔽位置。但专家表示,这样容易在拖地时,让水溅到插座里,从而导致漏电事故。厨房和卫生间的插座应距地面1.5米以上,空调的插座至少要2米以上。

    ④插座缺少防护措施。厨房和卫生间内经常会有水和油烟,所以,墙壁开关面板上最好安装防溅水盒或塑料挡板,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另外,一些装修公司在安装三孔插座时,经常让地线形同虚设,甚至直接把地线接到煤气管道上。专家指出,这些做法很危险,地线与电器外壳相连,一旦电器漏电,会导致人触电。有小孩的家庭,特别要注意,为了防止儿童用手指触摸或金属物捅插座孔眼,则要选用带保险挡片的安全插座。

    ⑤插座导线随意安装。电源导线必须使用铜线横截面。如果住的是旧房子,一定要把原来的铝线换成铜线。因为铝线极易氧化,接头处容易打火。曾有调查显示,使用铝线的住宅,电气火灾发生率为铜线的几十倍。此外,还要注意老房子只有一个回路,一旦任何线路短路,整个房间的用电会陷入瘫痪。一般来说,插座可选择两三个回路,厨房、卫生间各走一路,空调使用一个回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勋

    ①我喜欢诗。美好的生活不能缺少诗。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加赦,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起谴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兽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抽.,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f州门渤艮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咖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衣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⑪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⑫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⑬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⑭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遥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⑮那—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⑯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

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村干部隔着口罩对他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

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

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

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 人民日报 》2020年02月17日20 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